【特寫】
香港地租金騰貴,不少基層家庭無力負擔昂貴的屋租,被迫與人分租單位或蝸居劏房,居住環境狹窄不僅造成巨大壓力,亦影響家庭及鄰里關係。有見及此,香港基督教服務處舉辦「親子空間」活動,每逢周五為這些家庭提供好去處,齊齊吃飯玩遊戲,歡度Happy Friday!
記者:陳家偉
陳小姐(43歲)與丈夫、讀小學的子女居住在油麻地的劏房,她表示居所狹小造成生活種種問題,如煮飯的油煙常使空氣不流通,她慨嘆說:「有時真係覺得唔食好過食!」吃過飯後,她又要趕忙收拾碗碟,讓子女可在家中唯一的桌子上做功課,但他們又因空間不夠互相擠來擠去,引起爭拗,令她煩躁不已。
主婦擴闊生活圈子
陳小姐坦言常為家居太細感到「個心好唔舒服」,而參與「親子空間」就是她每周最輕鬆的一天。在該處她可以和其他家庭一起吃飯聊天,並與家長互相傾訴、交流持家心得,亦有義工教子女做功課,甚至彈結他,她開心地說:「可以煮少餐飯,又可以畀佢哋(子女)學吓嘢。」
來自另一家庭的吳小姐(35歲)與年幼的子女住在分租套房,她指子女只能在床上做功課及玩耍,不但「做功課都要輪流做」,更曾在玩耍時被同屋住客投訴,她說:「試過小朋友喺房玩,佢哋(同屋住客)覺得嘈,俾佢哋鬧。」
參加「親子空間」約一年,吳小姐最大的感受是「小朋友多咗空間玩」,她指子女在家只能玩彈珠人,但在「親子空間」則大人小朋友可以一起跳舞、做手工藝及玩桌上遊戲。她笑說子女和其他小朋友玩得十分開心,自己亦結識了其他街坊,擴闊了生活圈子。
借教會辦親子空間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社工吳先生表示,劏房或分租套房住戶生活空間狹小,令家庭關係緊張,鄰居之間亦少有溝通。
為了幫助他們在獲派公屋前舒緩壓力,該機構由前年7月開始借用教會地方舉辦親子空間,他說:「等家長、小朋友可以相處,唔使爭地方。」
他續指不少參加家長反映「識多咗朋友」,小朋友則說「有人一齊玩,唔使淨係打機」,一些平日不太願意跟父母外出的青少年,也會參與「親子空間」。
現時該機構已在油麻地及佐敦設立兩個「親子空間」,為區內有需要人士提供服務。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網頁: http://www.hkcs.org
社會服務
◆匿名投訴恕不處理。一經投訴,本報保留刊登權利
◆報料熱線:29290000
◆社會服務熱線:29908288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2990868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傳真:37112468
◆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