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雖然因為自己的不正常而對心理學有興趣,但像《24個比利》這類暢銷書,我是當為靈異小說看的。人格分裂當然是電影的大好題材,希治閣的《觸目驚心》是鼻祖。這部日本電影《同屋:喚命日記》,令我想起多年前由Bridget Fonda和Jennifer Jason Leigh主演的《叠影狂花》(Single White Female)。兩部不同時代的荷李活電影,還未到後來一般人所以為的人格分裂是靈異行為,故事都較簡單地述說一個人格分裂的角色怎樣展開殺戮。《同屋:喚命日記》將這種精神病弄得非常複雜,搞得我精神分裂。
電影開始時拍得相當吸引,在大雨滂沱下,警方發現某個地方發生血案,一死兩昏迷,而現場血迹斑斑。接下來便打出字幕:三個月前,鏡頭一轉北川景子便身在醫院,象徵着這部片是病態電影。然後,在類似鬼片般的環境下,後來變得十分陰森的深田恭子出現,說了一些大家都聽不到的話,這其實是在暗示結局時她的身份。接下來便是沒錢又沒工作的北川景子被深田恭子看中,要求她們一起分租同一單位居住。電影以緊迫的時間來顯示深田恭子怎樣由最初是個好人的形象,漸漸地變成一個看起來很恐怖的角色,並對北川景子產生生命的威脅。
影片的調子從來沒有脫離驚慄電影的風格,讓深田恭子的變態心理一步一步地展現出來,並且到後來觀眾甚至會問,怎麼北川景子還跟她一起居住,不趕快逃亡?就像觀眾內心一起大叫:不要進去凶屋內,女主角仍然走了進去。這就是電影,不是真實世界。導演不是要去探討人格分裂的本質,而是依照你和我這些對心理學一知半解的人,以最普通的童年陰影來解答分裂的原因。最後甚至為求劇情𥧌迴路轉,還出現了一個第三者,人格分裂變成像鬼上身的故事,嚴格來說這部電影算是「爛尾」。這是一部將人格分裂神話化的電影,如同《24個比利》令我看完後非常希望自己能夠人格分裂,連本來不懂得的語言也靈活運用,可惜這部電影看後是令我覺得被玩弄了。
撰文:仰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