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添動力】
外圍經濟逐漸回穩,市場普遍對香港經濟今年表現看高一線,料本地生產總值(GDP)可較去年增長約3%,最樂觀預測甚至見4.1%(見表);而推動經濟加速的動力是2008年金融海嘯後一直疲弱的出口。東亞銀行首席經濟師鄧世安表示,今年香港經濟增長動力將出現「結構性轉變」,隨着外圍經濟復蘇,今年出口可望加速增長,由往年約3.6%加速至6、7%,成為帶動經濟增長動力。零售業今年增速將會放緩,由去年約11%回落至今年高單位數增長,「內地經濟增長減慢,推行廉潔運動亦影響了本港奢侈品消費。」政府基建項目仍在全面加快,加上出口理想,私人機械投資亦會增加,投資增長亦有望由往年的2.5%提升至今年的4%。整體經濟表現,他預期GDP今年達3.5%,高於2013年預測3%增幅。
零售失色 通脹料僅3.7%
而通脹方面,預期今年將由2013年的4.3%降至3.7%。因零售業不如去年暢旺,又預期樓價下跌租金升幅亦會放緩,同時對財富效應帶來負面影響,消費帶動通脹的因素在減弱。
大和資本經濟研究部副主管賴志文看法較悲觀,預期今年經濟會差過去年,增幅只有2%。他解釋由於內地進行結構性調整,今年經濟將會放慢影響至香港。另外美國開始退市,對發展中國家也會帶來負面影響,拖累香港出口。
而內部消費將有所放緩,因為退市下資金流走,樓市又表現不滯,加上高通脹影響所致。消費減弱,亦影響私人投資意慾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