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解體後,波羅的海三國倒向西方,烏克蘭也矢志要加入歐盟,令俄羅斯如芒在背,總統普京一直力阻烏克蘭「離俄入歐」,甚至提出跟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組成歐亞聯盟,抗衡西方。可是普京一手扶植的亞努科維奇用武力鎮壓示威者失敗後逃離基輔,烏克蘭一夜變天,使普京如意算盤打不響,甚至可能引發像阿拉伯之春般的骨牌效應,令普京寢食難安。
俄進一步施經濟壓力
英國牛津大學榮休教授瑟維斯(Robert Service)發表題為《普京的噩夢》的文章,批評普京為令烏克蘭依附俄羅斯,初時只是間接介入,以切斷能源供應要脅,但亞努科維奇盼從鷸蚌相爭中得利,普京立即反面不認人,逼迫烏克蘭歸順,不料反激起烏克蘭人不畏死爭民主的決心。
英國的烏克蘭問題專家古斯奧(Taras Kruzio)接受《意大利時報》訪問時指,普京擔心烏克蘭危機會像阿拉伯之春一樣引發骨牌效應,烏克蘭會成為其他加盟共和國效法的模式。普京因此全力阻撓烏克蘭新政府,中斷援助,並且像2006和2009年切斷天然氣供應來逼烏克蘭就範。俄羅斯財長昨則進一步施加經濟壓力,呼籲烏克蘭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尋求貸款,免即時出現信貸違約問題。俄羅斯去年底提出向烏國提供150億美元(1,170億港元)援助貸款,但迄今只發放30億美元(234億港元)。歐盟昨表示只要烏克蘭符合某些條約,就會提供275億美元(2,145億港元)援助。
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