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百器官受贈者致謝

逾百器官受贈者致謝

【本報訊】器官捐贈可以挽救生命,甚至救回整個家庭。百多位器官受贈者昨日出席感謝會,向捐贈者家屬及醫護人員致謝。獲捐出心臟得以重生的吳毅華表示,「奇蹟唔係由神造出嚟,而係由人造出嚟嘅」。
49歲的蕭國恩從事滅蟲工作,長年接觸殺蟲水、蚊油等化學品,「有時唔小心打瀉就成架車都係」,五年前健康開始轉差,更因精神不振而撞車,後來經醫生檢驗確診為肺功能衰退,只剩兩成肺功能,建議他盡快換肺。肺功能差於常人,蕭出門必須揹上有半身高的氧氣樽,「一個鐘就用完」,家庭的重擔就落在妻子身上。苦候四年多,其間數次肺炎復發,「叫晒家人嚟見最後一面」,全靠信念堅持下來,「我只求睇到兩個女出身」,去年底蕭國恩終成功換肺。他感激捐贈者及曾盡心照顧自己的醫護人員,「終於可以再拖我太太隻手」。

「捐贈者精神仍喺世上」

作為家中經濟支柱、44歲的中港司機港吳毅華,三年前工作時暈倒,經診治證實是心臟病,需「通波仔」及安裝心臟起搏器,前年年中吳開始輪候心臟移植。為家庭堅持工作,吳表示「做到就盡力做」,但由於需要腦幹死亡病人捐出心臟,移植機會率低,「我已經打定輸數填埋器官捐贈卡」,卻在填卡兩個月後收到通知,去年成功換心。身上雖然多了呎許長的「拉鏈」,吳只希望盡快康復後重投工作,又感謝捐贈者家人,「佢(捐贈者)一直都冇走到,精神仍然喺世上」。
醫管局數字顯示,去年心、肝、肺及腎的捐贈數字共169宗,但等候人數卻逾2,000人。香港移植學會會長陳詩正表示,明白捐贈者家屬「做咁嘅決定好難」,但認為香港移植技術及成效均是世界上數一數二,「一個器官一條生命」,希望能以大愛精神支持器官捐贈。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表示,本地器官捐贈率低,政府會研究方法改善,如安排受贈者與捐贈者家屬見面直接表達感謝,又希望市民「大家幫吓手」,支持器官捐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