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力而為】
鄭多燕的健身操跳至街知巷聞,成為不少愛瘦女士的救星,持續大幅度扭動身體的舞步,令人覺得可以在短時間大量消脂。但林國基指出,肥胖人士減磅其實「行好過跳」,持續長時間快步行消耗的熱量,隨時超過短時間的高強度跳躍與扭動,「如果平時都少運動,體能唔夠,跳得激烈但十分鐘就要停低,其實消耗唔到幾多脂肪。」
他指出,肥胖人士跳節奏強勁的健身舞或減肥操容易令下肢受壓,尤其跳躍等動作令膝蓋承受極大壓力,隨時因大量消耗體力及腳痛,只能跳很短時間,減肥效果有限。肥胖者宜先持續進行一些低撞擊運動(Low Impact Exercise),例如快步行或踏單車等,待體重回落及體能改善後才投入高強度運動。建議可每次快步行30至45分鐘,既可消耗一定熱量,對下肢關節也不會造成很大負荷。
不少人剛開始減肥已想收身,專挑一些針對手臂、腰腹及腿部的動作苦練,例如將扭腰與纖腰畫上等號。林國基指,剛減肥時皮下脂肪多,就算針對身體某一部份狂練,也未必能操出線條,反會增加相關部位勞損的風險。減肥應從全身鍛煉開始,待脂肪比率降低,肌肉增加後進行針對性訓練,效果才會明顯。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