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主席:天價啟示 - 盧先亞

好不主席:天價啟示 - 盧先亞

上星期國際上發生了兩件大事,無獨有偶都和一個地方拉上關係,烏克蘭。首先是該國爆發大規模的反政府示威,而其中地區更曾宣布獨立,可見情況嚴峻,最終當權者以武力手段鎮壓,流血清場,造成數以百計傷亡。猶幸執筆時已知政府願意讓步以期和反對派達成協議,局勢有望緩和。當然血案既成,暴力罪行仍待追究。而當地人民「勇武」甚至不惜捨命的行為,還有矢志「獨立」態度,完全展現到底「可以去到幾盡」!對於千里外一個小城,往後怎繼續走抗爭路,不無啟示。
然小城大部份的城民,始終還是對一些有價,或直接說:「講錢的事更加在意」。所以且對一位烏克蘭移民暴富的故事深感興趣。小伙子16歲前就是一直生活在這秘密警察充斥的共產國度,然後與母親移居美國,艱難過活,僅能依靠政府援助並以食物券維生。18歲時開始自學電腦網絡技術,輾轉任職一間當時仍得令且被視為「明日之星」的科網公司,惜今已成了明日黃花,惟總算為另一個虛擬世界的傳奇寫下序篇。
網上從來就是朝夕幾番新,現在的天之驕子,集萬寵或是萬億(市值)一身的自是社交網絡,事實上如果沒有坐擁鉅資的公司,又如何促成這自廿多年前AOL併購時代華納以來最大宗的互聯網收購案。谷歌三年前收購摩托羅拉總費,亦不過此宗交易數額達190億美元的七成,就算臉書年前買下照片分享程式公司Instagram所花費,也只是區區10億美元,豈與這天文收購價可比。
事實上,去年市場已有傳谷歌同樣以10億美金叫價意圖收購,惜對方不斷提價,最終無功而回,當日有說天價交易不遂,相對今天,方知何為「天外有天」,未知谷歌此刻有否悔當初。
其實要悔的又豈止谷歌,被收購的通訊平台兩位創辦人,當初亦曾應徵臉書的公司,惜未獲青睞,方才埋下日後「萬倍奉還」的代價。雖則土壤不同,能否造就一樣的成果,由誰說得準。誠如直資該公司的創效投資者紅杉資本,如今賺取的何嘗不是一本萬利。而他們且以四組數字:450、32、1和0說明這家公司的價值 。

堅拒廣告 成就190億傳奇

450代表擁有4.5億的活躍用戶,而且比其它任何一家地上經營的公司更快達到這龐大數字,甚至比臉書所需的時間還要短。一年前,該公司的活躍用戶量還是2億,惟已超過另一人氣社交網絡Twitter的用戶數量,現仍以每日有近百萬新用戶的速度增長,勢頭嚇人,同時高達七成的活躍用戶比例,其他公司簡直就是俯首稱臣,難怪會教有所不及的臉書刮目相看。
公司僱員只有55名,即收購後平均每人可袋逾4億港元,打工仔發夢都發唔到呢個數。而工程師亦只32名,日均要處理高達480億條訊息,用戶每日收發逾百條訊息。又以己為例,在節慶賀訊泛濫外的平日,訊息吞吐量都起碼數百,我的客戶值肯定遠超42美金。再者令人驚嘆的是公司從沒僱用一個營銷或公關人員,推廣上並未花過一分錢,換句話可說是0成本打下一個數以億計的客戶群。
但以上種種都不及1張寫下公司經營理念的便條重要,寥寥數語:「No Ads! No Games! No Gimmicks!」正好表達那位烏克蘭人對私隱和對通訊空間不被玷污的嚮往,然今日天額利益籠罩下,仍有多少可以堅守?
對於小城越見被政商揸頸,新聞言論皆要就命的境況,不又是另一種啟示。

盧先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