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炳良錯判形勢

張炳良錯判形勢

【拆局】
今次政府在立法會審議「雙辣招」一役,由原本手握過半支持票,變成幾乎遭立會否決,有建制及泛民議員均指,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拒接納議員修訂、錯判政治形勢,以為以「口頭承諾」等政治手段可以過關,完全沒有考慮會觸怒支持草案的泛民,要負最大責任。

要負最大責任

有立法會議員指,今次問題其實源於立會審議「雙辣招」草案時,立會法律顧問指出「先訂立、後審議」有問題,當時政府拒絕接納建議,結果出現親政府的廖長江出手,提修訂要日後加稅以草案方式交立會審議、以及民主黨涂謹申提出相關「先審議、後訂立」修訂。
不過張炳良並非以一貫政府做法,將廖修訂吸納為政府修訂,反而任由事件發展,到得知廖、涂修訂有機會在分組點票通過,才急急提出以「口頭承諾」的政治手段,企圖在不被視為向議員「跪低」情況下,拉攏建制議員「歸隊」支持,封殺修訂通過分組點票,怎知卻觸怒支持草案的泛民議員,批評政府做法破壞規矩,反令政府在三讀時出現不夠票的危機,張對政治形勢錯判,要負最大責任。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