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牆對論】
有9萬名會員的教協,昨起一連三星期選新一屆監事會和理事會成員。這個向來「和諧」的大工會,今次竟然出現保守與激進之爭,戰場落在監督理事工作的監事會。
現任監事會主席潘天賜聯同七名現任監事組成團隊競逐連任;前會長張文光組成10人的「薪火相傳」名單被形容是溫和派;兩組對手是前年反國教期間絕食的前理事韓連山為首的「進步教師同盟」19人名單,被指是激進派。連同個別獨立參選人,39人競逐19席。
薪火相傳成員陳漢森否認教協是民主黨B隊,批對方醜化對手;進師盟成員邱兆麟(網名「庫斯克」)反駁教協與民主黨二為一體,教協必須提高透明度和問責。
記者:倪清江 姚國雄
記:《蘋果》記者
邱:「進步教師同盟」19人之一、候選監事邱兆麟
記:
你是如何加入進師盟?你們強調要進步,教協現有團隊是否太守舊?
邱:
我和另一「三師會」成員周子恩都認識發起人韓連山,我考慮了一段時間決定加入,想為教協做點事。如果說教協守舊,會似在攻擊對手,我們有三位成員都是教協前理事或監事。我們參選是希望幫教協更加進步,再行前些。
記:教協有哪些方面需要向前?
邱:
教協是工會,希望會務更透明、向會員開放、更加問責,監事會要監察理事會一點都不容易,動議要求更透明往往被否決,這正正阻礙教協進步。我們不是要理事做激進的事,當然有些做得不夠,如在國教風波,去到2012年暑假時,會員群情洶湧,理事會才開特別諮詢會。我當日有出席,副會長張文光還在曉以大義,稱不是不反國教,而是時值暑假,很多教師出外旅行,要行動有困難。教協連行動綱領都未有,是否真的反國教呢?後來更加群情洶湧,教協才有強硬態度。
記:
進師盟成員許漢榮是去屆教協監事,曾發個人聲明支持林慧思老師。教協未有撐林老師,令你不滿?
邱:
這不只是講粗口事件,因為發生後數日,林老師已發出道歉聲明,你還想做甚麼?現在林老師面對的,是有兩個警察組織、疑似家長會、再加梁振英出聲,還有大量土共到學校門口騷擾她的學生、同事和家長。教協只出聲明批評這些行動不必要,但我認為應予以譴責,這涉及社會公義同教育界尊嚴問題,不能妥協。如果是因為道德潔癖、語言潔癖,看見香港出現文革歪風而不出聲,正正助長這風氣。如果是怕失去有語言潔癖人士的選票,在公義和選票之中,我一定揀公義。
記:
進師盟的政改和佔中立場如何?會否希望教師支持佔中?
邱:
2014至16年教協任期,剛巧是政改關鍵時期。我們要求要有真正普選和公民提名,一個符合普世價值的普選,即被選權和選舉權均是普及而平等的,而公民提名最能體驗這原則。我們支持佔中,這是令政改能夠真正進入談判的具體和實際手段,這點與教協沒有分歧。教協怎樣支援因參與佔中而被捕會員、教育群眾,這部份很緊要,理事會會否貫徹佔中立場,如果當選會去監察教協做到。
記:
你過往都有撰文批評教協和民主黨接納2010年政改方案,現時看法是否無變?
邱:
可能會員會認為事件已過去,但茲事體大。教協接納民主黨方案,會長馮偉華更以普選聯召集人身份與中聯辦商討。教協本身會務不透明,卻用了9萬會員姿態去認可,但其實未經過投票程序。未來又有政改方案要拍板,會否歷史重演?如果能夠當選,作為監事有責任去監察,不能重複2010年發生的事。
記:你認為教協是否民主黨B隊?
邱:
我認為根本是二為一體。副會長張文光、會長馮偉華等都是民主黨,不是有政黨背景不能參加工會,問題是過往紀錄,令人看到是二為一體,2010年政改方案固然,2012年選舉教協只動員支持民主黨黃碧雲、張文光名單,而沒有支持其他泛民名單。最近民主黨劉慧卿動用自己網絡出電郵,叫教協會員支持監事會張文光和潘天賜候選人名單。若說教協不是與民主黨同為一體,我自己都說服不到自己。
記:對手形容你們是激進派,你怎反駁?
邱:
我覺得很諷刺,《文匯報》也這樣形容我們,教協理事、現在和我們對選的朋友也這樣說。有人在《教協報》寫,將我們與台灣民主進步黨扣在一起,這很諷刺,你可查一查華叔(司徒華)有沒有提過進步這個詞?我相信一定有。進步不代表激進,而是在必須企硬的議題上要企硬,必須出聲的地方要出聲,會務要改革,更加面對會員。最新一期《教協報》不停將我們等同與民主黨和普選聯有牙齒印的政團,但事實我們跟那些政團沒有關係。
記:
大部份教師對激進二字可能有保留,會否擔心影響勝算?如果落敗會否另起爐灶?
邱:
無得驚,只能盡力而為,無愧於心。我們對現屆監事、理事的質疑,都是有真憑實據,不是憑空想像出來。今次出來選,因為教協是真正代表教師,值得為它付出。我們沒有想過另起爐灶,根本無意思。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