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持續三個月的政治亂局出現轉機。在歐盟決定制裁施壓下,總統亞努科維奇昨日(周五)跟反對派及歐盟三國外長會談後,作出重大讓步,宣佈會提前選總統、籌組全國團結政府並重用2004年憲法削減總統權力,卻未有應示威者要求辭職。但反對派領袖克里琴科和示威者都已有條件接受,雙方終於簽訂協議結束對戰。
亞努科維奇(Viktor Yanukovych)前晚徹夜跟德國、波蘭和法國的外長,以及反對派開會,幾經努力後,至昨日終於達成協議。
亞努科維奇透過總統官方網頁發表書面聲明。他說:「在這些不幸的日子,當烏克蘭承受如此沉重損失,當雙方都有人被殺,為了那些死者,我有責任指出沒有東西比人命更重要,而為了恢復烏克蘭的和平,沒有事是不能做的。」
成立全國團結政府
為了阻止進一步流血,亞努科維奇同意在48小時內重新採納2004年憲法,之後各方會在10天內成立全國團結政府。根據這份憲法,國會在籌組政府上在任命總理人選及檢察總長上,都有較大權力。然後,即時展開憲法改革,平衡總統、政府及國會的權力,限期是2014年9月。採納新憲法後,最遲在今年12月要進行總統選舉。
另外,亞努科維奇又同意,由政府、反對派及歐洲理事會聯合對近日的暴力衝突展開調查。而當局亦承諾不會宣佈實施緊急狀態。政府和反對派都不再使用武力。
之後,反對派領袖克里琴科和示威者都表態支持協議內容,但示威者的條件是現任內政部長及司法部長不得進入新政府。亞努科維奇之後跟反對派在總統府簽訂協議。
一直對示威者態度強硬的亞努科維奇突然軟化,全因歐美聯手向他施壓。自基輔近日爆發22年來最血腥衝突後,烏克蘭局勢急劇惡化,單是前日就有至少75人死亡,當局派狙擊手冷血射殺示威者,更令國際社會震怒。美國副總統拜登致電亞努科維奇,言明華府準備制裁要對血腥清場負責的烏克蘭官員,並要求當局立即撤走軍警和狙擊手停止衝突。歐盟亦決定制裁烏克蘭,包括對當地製造暴力事件的人禁發簽證、凍結資產等。連俄羅斯總統普京都同意要立即停止流血衝突,採取緊急措施穩定局勢。
但在各方昨日仍在商討協議之際,基輔獨立廣場仍然爆發槍戰。重奪獨立廣場控制權的示威者向軍警開槍,並企圖突破通往國會大樓的防線,警方開槍還擊。至於前晚被示威者挾持作人質的67名警員就已先後獲釋。
今次危機源於烏克蘭政府三個月前臨時取消跟歐盟合作,改為靠攏俄羅斯,以獲取俄羅斯總值150億美元(1,170億港元)的財政援助,觸發國內親歐民眾不滿,上街示威。亞努科維奇政府更通過法例限制集會,進一步激起民眾不滿,示威越演越烈,以獨立廣場為基地,集會抗爭。
實彈射殺示威者
亞努科維奇一直拒絕讓步,到周二更開始血腥清場,令市內猶如戰場。經過多日槍林彈雨,基輔市內的咖啡店、餐廳和酒店頓變臨時停屍間或臨時醫院。一間咖啡店的雨篷下並排躺着七具屍體,全是年輕人,有人左邊頭部明顯見到彈痕。著名的烏克蘭酒店大堂接待處旁放了至少11具遺體,義務急救人員納塔利婭指控警方用實彈射殺示威者,「他們被實彈擊中頭部或心臟,不是橡膠子彈!」
法新社/德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