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在港成長的美籍華裔科學家曹文凱(Victor J. Dzau),將成為頂尖醫學研究機構、美國國家醫學研究院(Institute of Medicine)的新任院長,今年7月履新,任期六年;他是首名華裔科學家出任美國國家級學院的院長。曹文凱是著名心血管病學者,專長研究心血管和分子醫學,亦是轉譯醫學研究先驅,現為美國杜克大學健康事務部總監,以及大學醫學中心主席兼總裁。
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宣佈,曹文凱將出任美國國家醫學研究院院長。曹文凱1946年生於上海,三歲與家人移居香港,在港接受教育,高中時與家人移居加拿大,其後修讀醫學,並取得加拿大麥基爾大學與英國倫敦國王學院雙重醫學院博士學位。
曹文凱專長為心血管和分子醫學,亦是轉譯醫學研究先驅,即將基礎醫學及臨床治療研究結合,把致病機理研究成果,直接用於臨床治療。目前高血壓和充血性心臟衰竭等疾病所使用的血管擴張抑制劑,亦是以他所做的研究為基礎,再進行研發。他亦率先發展出以基因治療法對抗血管疾病。
居港目睹貧窮 立志從醫
先後任教哈佛醫學院及史丹福大學等頂尖學術機構的曹文凱,曾於訪問中透露,初來港時一家五口住在狹窄房屋中,並親眼目睹香港貧窮情況,「到處都是貧窮、社會地位懸殊、疾病等」。他的祖父和祖母死於肺結核,外祖父及第二外祖母死於中風,故他從小立志當醫生,在哈佛接受專業訓練時決定向心血管範疇發展。
美國國家醫學研究院為非牟利醫學組織,進行美國衞生保健服務、肥胖症、疫苗安全等議題的研究,會向美國政府與相關機構提供意見供制訂政策參考,以及提供研究數據諮詢服務;曹文凱於1998年當選該院院士,並曾經擔任多個委員會召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