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創新高 - 左丁山

就業創新高 - 左丁山

失業率再向下調,去年11月至今年1月的失業率跌至3.1%,就業不足率跌至1.3%(16年最低),這樣低的失業率見證了總就業人數創歷史新高,達376萬四千人,不似美國的失業率下調的同時,就業人數停滯不前(即是顯示不少人已脫離了勞工市場)。
這樣的失業數字顯示出,香港勞工市場供求漸趨失衡,已形成一個勞工佔上風的形態,資方不加薪的話,根本請不到工人。
記得香港工廠仲未北移之時,大概係1981至1983年間製造業工人數字在八十幾九十萬人之間,喺石硤尾、深水埗一帶,時時見到工廠有大橫額字體,招聘工人,邊個介紹工人可得獎金五百(大意如此),工廠搶人搶得厲害,後來廠家發覺可以北移,請工人更易更便宜,起初逐間工廠搬走,至1985年之後,間間工廠跟風,於是不出十年間工廠搬走得七七八八,製造業工人數量自此大跌,至今難以恢復。好奇怪噃,香港並冇因此而產生好大嘅失業問題,經濟並隨之而轉型,成為一個服務型經濟,整個過程十分順利、自然,完全與政府規劃無關,充份顯示市場之力量。
現在失業率咁低,就業人數咁高,靠的是本地消費、服務業與建造業,與傳統出口轉口貿易業無甚關係,消費性內需咁大,大部份當然係靠遊客──2013年高達5,430萬人,其中內地客佔4,513萬人,遊客數量係本地人口之7.7倍,直情「逼旺」香港。咁多遊客嚟,小小香港自然擠迫不堪,有人以為香港應該閂閘,拒絕內地客或大力節制內地客來港,因而出現極端激進派向遊客滋擾事件。左丁山站穩市場角度,當然反對閂門嘅政策,香港民主派與人權監察,開口埋口講人權、自由,但佢哋對同屬一國嘅人民就帶有歧視性,漠視內地人之旅行選擇自由;其次,有人認為自由行對香港經濟貢獻不大,佢哋忽視咗自由行帶來嘅工作職位,其實主要係明益基層工人嘅,口口聲聲講扶貧濟貧之人應該注意到,俾基層人士一份工,係最大最實際嘅扶貧行動,遠勝於政府派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