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we are reading:數碼新紀元的贏家是誰? - TC

What we are reading:
數碼新紀元的贏家是誰? - TC

新年長假和兒子玩模型飛機(drone),大開眼界。舊式遙控飛機只有幾分鐘電量,初哥非報銷過幾架學不會操控。這部四馬達Phantom內置GPS軟件,有「儍瓜」回航功能,誰拿上手都可以安心升空;充電一次玩廿五分鐘,航距一公里;在遙控器上監看機上傳回影像,有機師現場感。
這台功能驚人的科幻玩具可算是「第二機械年代」分水嶺產物。MIT學者Erik Brynjofsson及Andrew McAfee在新著“The Second Machine Age: Work, Progress, and Prosperity in A Time of Brilliant Technologies”中提出,人類歷史一直平淡無奇,直至工業革命後,由瓦特改良的蒸氣機啟動「史上最急速的鉅變」,展開「第一機械年代」,從此在技術創新推動下,機器取代人畜,提供指數式(exponential)增長動力;及至近代,資訊科技正同樣提供倍升的智能。

第二機械年代已降臨

百年前,computer指真人計數員。到十年前,電腦已無限量地擴大了人的記憶及執行操作指令,「深藍」已在棋盤上擊敗人類,但權威仍認為人的智能將無法完全取代,無人駕駛汽車、語音識別系統等可望不可即。轉眼至今,iPhone的Siri初版已令人眩目,Google翻譯器讓全球互通不再是天方夜談。當作者戰戰兢兢地坐上Google無人駕駛汽車,在和導賞員談笑間忘卻憂慮之後,知道第二機械年代(SMA)已悄然降臨。正如SMA的前身以機械取代人力,數碼科技正在以指數式擴展及取代人類智能。它能否以機械智能重演機械革命,改變歷史的進程,對人類的未來攸關重要。
說回這部成人玩具,幾年前幾十萬元買不到。現在多家公司都能以市面上成熟的數碼元件併合出多種飛行器;貴重的感應器及操控元件逐步數碼化後,和數碼晶片一樣遵守摩爾定律,在功能與價格比例上以指數式飛躍;GPS等環境數碼資訊日趨完善,更可免費取得;結果新一代drone不單功能完善,並降價至數千元,創造出前未預見的新市場。它的發展具備典型的SMA科技進程特質:摩爾定律、海量數碼和組合創新。和筆者月前評論過的Smarter Than You Think及Breakpoint對比,本書對科技發展同樣樂觀,但更具宏觀的預見和憂心。
兩位作者相信,SMA已接近如瓦特蒸氣機出現時的臨界點,此後的指數式發展,將會創造出真正的機械智能及出色的科技;當全人類都能用智能手機及電腦上網,分享智識和意念,將會爆發不可估量的創新力,各行各業將會湧現新一代奇才,徹底改變經濟模式和面貌,帶來前所未有的非物質和實體上的豐盛。不過,就如十年前是無價幻想的iPhone今天只售數千,Wikipedia及Google搜索得到的資訊、網上的錄影、遊戲、軟件全部免費……SMA的經濟增長不會完全反映在GDP數值上。作者更擔心,在贏者全取、中庸沒有前途的未來,經濟增長並不讓人人受惠。
紐約時報作家David Brook最近在"What Machines Can't Do"文章設想,當智能電腦擔當無情的運算之後,優秀的團隊將可用心用情工作。具備求知好奇的熱情、長遠目光和策略修養,能建構程序、統領鬆散組織及洞察事物精髓的有心有情新人類,將會是SMA的嬴家。還有,當人人都要和機器程式競賽,贏家不一定是高技術行業。反而根據Moravec悖論,「無意識的技能和直覺卻需要極大的運算能力」,作者預言「數十年內,園丁、接待員、及廚師都是安穩職位」。虎媽們可有留意,近日多位銀行家尋短見,扎鐵工種卻吸引了不少高學歷年輕人入行。歡迎來到SMA新世界。

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