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營商:港足何去向 - 劉民輝

運動營商:港足何去向 - 劉民輝

我對上周兩則新聞有深刻感受。首先,香港足總公佈本地賽事愉園對屯門懷疑踢假波的調查報告,並判決兩隊即時停賽,這表示愉園與屯門不但失去今季所有本地賽事的參賽資格,也意味他們需要散班,兩隊球員即時加入失業大軍。
第二則新聞是平安保險與有關方面達成協議,據報以6億元人民幣代價,在未來四年成為中超聯賽的主冠名商。雖然中超多年來屢次捲入假波傳聞,令形象受損,但依然能夠吸引巨額贊助。且將賭博放諸一旁,看看香港球會究竟要怎樣做,才可像中超般吸引商業機構揼本。

與歐洲勁旅合作助吸客

商業機構考慮贊助的關鍵,就是你必須吸引或凝聚大量潛在顧客,本地球隊明顯不具備此能力。在香港球壇現有環境下,如何吸客確是一大挑戰。我建議各球會可透過結盟,借助英超與西甲球會的知名度,讓後者的忠實粉絲增強對本地波的興趣。
本地球會可嘗試成為拜仁慕尼黑、多蒙特、華倫西亞、皇家馬德里、車路士、曼聯、巴塞隆拿等歐洲大球會的聯繫球隊或海外「育苗」基地,即是所謂的「farm team」。當然球隊也要改名,好像筲箕灣巴塞、南區皇馬、屯門利物浦、灣仔熱刺等等,這種聯繫將會吸引本地球迷追隨。
結盟還可為本地球會,帶來年輕球員、預備組或康復中球員方面的資源,因外國的母會可能會遣派一些學徒球員來港作賽累積經驗,又或讓傷兵進行復健,藉較低水平的賽事提升狀態。
或許大家會問這些球會為何有興趣與香港球會結盟?香港算是亞洲最先進及成熟的城市,也是闖進中國這個擁有14億潛在新顧客市場的重要一環。畢竟足球仍是香港最受歡迎的運動,消費者只是欠缺好波這項有質素的產品。
香港亦擁有最先進的體育設施,可吸引深圳及廣東省南部富有的球迷前來觀戰。對於任何想發展內地市場的歐洲球會,香港是理想的踏腳石,香港法律亦能保證其利益受到良好保護。
所有國際品牌都在香港,若所有歐洲大球會在這裏有代表的話,他們也會有興趣贊助聯賽。擁有全部歐洲勁旅海外分支的聯賽聽起來也不錯,肯定可吸引本地球迷觀看或追隨,足球質素有所提升,本地電視台自然會爭逐轉播權。
香港足球真的需要大膽的新思維,單靠政府撥款及有心球迷支撐是不可行的。

劉民輝
數碼通創新服務策劃總監
http://www.twitter.com/chrismfl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