斤變両檔主判囚

斤變両檔主判囚

【本報訊】海味攤檔負責人迴避貨價,以誤導手法賣乾鮑魚,混淆「斤」和「両」,謀取差價賺暴利。涉案檔主昨天在九龍城裁判法院被裁定罪成,判監一個月,是首宗因違反《商品說明條例》當中誤導性遺漏的條文而被法庭定罪的個案。

10萬元乾鮑充公

海關人員在去年8月分別到三個位於旺角及油麻地遊客區的參茸海味流動攤檔放蛇檢查,行動中拘捕七名女子。其中售賣乾鮑的檔主黃佩君,交易過程中一直迴避有關貨價的查詢,以誤導手法令顧客以為是以「斤」計價,實質卻是「両」。她昨天被裁定作出屬誤導性遺漏的營業行為罪名成立,約值10萬元的乾鮑亦被充公。
經修訂的《商品說明條例》於去年7月生效,旨在禁止多種不良營商手法。商戶如在交易過程中遺漏或隱藏重要資料、或以不明確、難以理解、含糊、不合時的方式提供重要資料,導致消費者作出交易決定,即屬違法,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罰款50萬元及監禁5年。海關呼籲商戶遵守法例,向消費者提供充份的重要資料。消費者購物時亦應光顧信譽良好的商戶,購買前更應仔細詢問貨品的售價,以及留意價錢牌上標示的價格和量度計算單位,並且保留購貨單據。
案件編號:KCCC1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