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內衣有喱士是常見,但歐亞聯盟(Eurasian Union)中的俄羅斯、哈薩克和白俄羅斯,今年7月起將全面禁止入口、製造和售賣人造喱士,相信當地現時巿面上90%女性內衣要下架,事件觸發婦女上街抗議。
有關法例的原意是杜絕劣質物料出售,以保障消費者健康,但官僚作風下法例用字不精確導致今次風波,由原本只禁止劣質人造纖維,變成全面禁止所有不符合6%吸濕度的非天然物縫製內衣,包括不吸水的喱士。
有關條例在2012年引入時已被質疑,如果不作修改,聯盟國家內不論貴價內衣或路邊檔貨色,90%都要丟進垃圾桶。不過當局反指,製造商早有兩年寬限期作預備。
事件引起聯盟婦女關注,哈薩克有七名婦女周日上街抗議,她們於阿拉木圖(Almaty)揮舞喱士內褲反對當局禁令,說「這是我最後一條喱士內褲,不但會在這個國家被禁,在整個歐亞聯盟都會」。她們企圖將內褲放在雕像上,其中三人被捕。
英國《每日電訊報》/英國廣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