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新界東北發展爭議浪接浪,城規會尚在審議新界東北規劃大綱,港府卻偷步,先向立法會申請3.4億元,聘請顧問進行前期工程的詳細設計及工地勘測,包括策劃平整發展區62公頃地皮工程,以興建首批1.6萬間房屋。研究範圍內的石仔嶺安老院及馬屎埔村,預料最遲2017年遷出。土地正義聯盟批評港府「霸王硬上弓」,向堅守家園的村民製造恐怖。
發展局今次撥款申請,主要為新界東北多項前期工程,聘請顧問進行詳細工程設計研究,以及工地勘測。涉及的工程項目,包括平整古洞北及粉嶺北發展區的62公頃地皮;興建粉嶺繞道東段及抽水站等基建設施;擴建上水污水處理廠,以及勘測古洞含有毒金屬砷(俗稱砒霜)的土地等。
發展局稱,由於新界東北發展區,首批人口預料2023年入伙,為確保有足夠時間興建基礎設施,要在今年8月展開前期工程所需的工程詳細設計及工地勘測。該局發言人指,參考以往大型新市鎮發展,工程項目相關的技術準備工作,會與其他法定規劃程序及土地清理工作同時進行,以便壓縮工程時間。當局會繼續與所有受影響地區人士溝通,又稱並非要向城規會施壓。
凍結人口登記製造恐怖
新界東北發展將分階段進行,根據立會文件顯示,今次進行工程設計研究的前期工程,主要在古洞北發展區西面,及粉嶺北發展區的東面地區,包括石仔嶺安老院及馬屎埔村等。地皮日後會用作提供近1.3萬個公營住宅單位,以及3,000個私人住宅。
發展局發言人強調,今次顧問研究只涉工程設計,不會拆村逼遷,預計所有工作在2020年底完成。
不過平整土地預計在2018年實行,受影響範圍內的村民最遲需在2017年遷出,由於地政總署正進行凍結人口登記,暫未有受影響村民人數資料。
另外,由於古洞早前發現泥土含「砷」,當局也需要詳細勘測發展區內,土地受污染情況,以定出合適處理方案,初步估計需處理的污泥達70萬立方米。
土地正義聯盟成員朱凱迪指,當局「霸王硬上弓」強推新界東北發展計劃,早前突然開始凍結人口登記,更為村民帶來恐怖,令村民反感。他又質疑,城規會法定規劃程序未完成,政府就企圖推前期工程,有向城規會施壓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