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翻兜研電子道路收費

再翻兜研電子道路收費

【本報訊】香港由80年代起研究電子道路收費,但每次均無疾而終。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第N次翻兜,昨又再宣佈會研究在中環實施電子道路收費,並會參考新加坡經驗,計劃2016至17年進行公眾諮詢。

參考星洲  2016年諮詢

運房局發言人表示,準備再研究電子道路收費,因為現時科技已可做到收費而不留下行程紀錄,解決了私隱問題。而在中環實施電子道路收費,當中有不少汽車只屬路經,非以中環為目的地,一律收費不公平,所以需有替代道路。中環灣仔繞道將於2017年完成,屆時不想進入中環的汽車便可繞道。
發言人表示,運輸署已開始收集外國實施電子道路收費的資料,包括成功的新加坡。預計2016至17年會就電子道路收費進行大規模公眾諮詢。「解決塞車唔會無痛,一定要付出代價,至於用邊種方式付出,要公眾討論後才決定」。
新加坡由1998年起實施電子道路收費,繁忙道路都設有自動收費閘門,收費方式是新加坡車輛全裝了讀卡器,司機將現金卡插入讀卡器中,駛經收費閘門時費用便會從現金卡中自動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