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政府講呢啲(記者 陳沛敏) - 陳沛敏

梁政府講呢啲
(記者 陳沛敏) - 陳沛敏

芬蘭近七成面積是森林。早前到芬蘭,在森林入口,看見一塊圖文並茂的告示牌,以多種語言闡明人類在森林郊野須遵守的規矩。其中一條大字標題,寫着"The Traditional Right of Common Access",指出無論是誰擁有或控制的土地,人們都有權在自然環境步行無阻。
在香港,按照普通法,公眾同樣享有經過私人土地的郊野公園行山徑通行權,但政府沒有履行維護公眾通行權的責任,一直默許部份村民封村,截斷行山徑,最近更改口,稱公眾有否通行權,「須視乎公眾人士提出的具體理據」,更着受影響的市民,大可自行打官司。立法會前法律界議員吳靄儀看到報道後,立即去信律政司司長袁國強,指出律政司長肩負捍衞公眾利益的憲制責任,不可卸予市民。
吳靄儀道破袁國強的失職,但對梁振英這樣的政府,提出履行憲制責任的要求,已可能是緣木求魚。梁振英政府一方面放棄維護公眾的郊野公園通行權,一方面積極盤算發展大嶼山,不會是純粹時間上的「巧合」。
大嶼山是否發展如何發展,社會本來可以討論,但梁班子對所有社會爭議的公共議題,態度都是懶得跟你香港人討論,理得你香港人死。
不是嗎?「梁粉」兼大嶼山發展委員會委員劉炳章早前在電台節目,被聽眾質疑發展郊野公園,市民將無處紓緩壓力,他的回應是「香港是中國的一部份,香港人往返內地好自由。」暗示大陸有的是地方,港人大可到內地減壓。
自由行問題引發民怨,政府報告堅持香港有足夠能力承受更多旅客;面對港鐵沿線日日逼爆,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輕描淡寫的說,巿民上不到港鐵大可以「等多班」。
昨晚港鐵又故障,面書上全是網民上載金鐘等各站「人潮倒灌」的奇景,以及鬧爆蘇局長「等多班」的留言。我想說,面對講呢啲的梁政府,其實香港人已經是很溫柔敦厚的了。

陳沛敏
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