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海下建丁屋如謀殺珊瑚礁

批海下建丁屋如謀殺珊瑚礁

【本報訊】海洋生態破壞容易恢復難,有潛水天堂美譽的西貢海下,九十年代曾受污水影響,資深水底攝影師萬志權指當年珊瑚礁猶如「瘌痢頭」般零碎,經歷20年休養生息終於恢復生機。
他去年拍攝海下數之不盡的珊瑚礁和珊瑚魚,製成短片提醒市民保育海洋生態,惟城規會擬批准海下興建近百間丁屋,他直言排出的污水足以令沿岸珊瑚在一個月內枯死。

一個月內枯死

萬志權自九十年代初開始潛水和作水底拍攝,他指早年海下受吐露港的污水及填海工程影響,水質差劣,潛水時能見度僅兩米,珊瑚礁和珊瑚魚品種亦只有十多種。但本港經歷工廠北移及政府改善排污設施後,海下珊瑚礁逐漸恢復,至今逾一個足球場般大,「由淺水0.5米至3米深,全部都係珊瑚,一個下午都睇唔晒!」
他指海下珊瑚礁經歷20年才恢復生機,若城規會批准興建大量丁屋,排出的建築工程泥水、化糞池污水,會沉澱在珊瑚礁群,1個月內足可令珊瑚死亡。
保育人士Martin Williams亦夥拍藝人郭秀雲拍攝短片,展示海下和白沙澳的美景,強調「如果我們要失去海下,至少要知道失去甚麼」。
海下之友創辦人Nicola Newbery表示,至今有逾萬人去信城規會反對分區計劃大綱,亦有逾1.3萬人聯署要求停止在海下興建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