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有別】
本港亦有理財產品出售,但監管則較內地嚴謹得多。永隆銀行司庫蕭啟洪表示,內地銀行代銷的理財產品,很多連背後投資項目都未有列明,而香港的金管局及證監會雙管齊下的監管則嚴格得多,在雷曼迷債事件後,銀行自身監管審查亦更謹慎。
有本港零售銀行的主管表示,自2008年雷曼兄弟倒閉後,令不少香港人在銀行購入的迷你債券變成廢紙,結果投資者僅能取回部份本金,銀行更要自掏腰包向客戶賠償,事件令銀行在日後銷售產品上,變得相當謹慎。
該主管續稱,即使客戶有意購買產品,在「認識你的客戶(KYC)」原則下,亦要客戶風險承受能力與產品匹配始能成事,加上金管局及證監會不時派員「放蛇」,以調查銷售手法,因此相信產品出事的可能性已經大大降低。
港人北上開戶可購買
另外,餘額寶要持有內地身份證人士才可開通。至於內銀的理財產品,港人只要北上開戶便可購買,因此,雙馬衝擊內地理財產品市場,令內地銀行加優惠吸引客戶,港客可謂漁人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