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心聲】
「嘀嘀」和「快的」不惜金額力搶市佔率,補貼金額逾20億元,陪同記者往深圳測試兩App的Easy Taxi香港營運總監江景宇認為,現時約20%的士定單是以軟件叫車,兩者的重點略有不同,「嘀嘀」重點放在司機,而「快的」則將重點落在乘客,但料補貼最多只能持續一、兩個月,「咁燒錢落去都唔係辦法。」
港市場尚未成熟
他指出,「嘀嘀」在深圳已有兩年,但「快的」只是於去年10月份才進軍深圳,故前者對用戶有先入為主的優勢。根據集團的經驗,「嘀嘀」長遠會佔更有的優勢,因司機才是這商業模式最大的資產,若這方面做得好,定單會日漸增加,反而用戶體驗會因時間而慢慢增加。
由於內地的市政府對Call車軟件有一定打擊,不少司機已停用相關軟件。他形容,政府可能擔心一旦此類軟件再普及,長者、外國人會更難截到的士,形成市場的不平衡,相信兩間公司會配合政府政策解決。
Easy Taxi同樣於香港營運電召的士軟件,他坦言,香港市場尚未成熟,不會擔心它們成為競爭對手,因最近亦於香港投入100萬元補貼司機及用戶,讓乘客以Easy Taxi乘的士可省22元。他指香港司機使用其軟件的增長率很快,暫未見到有其他競爭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