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長策會發表諮詢報告,張炳良說租管,政府不會做,研究,也只會針對有關的反作用。大家暫且聽其言,觀其行。至於租金津貼,張炳良也說不會做,因為一樣怕會有反作用。
坦白講,我不支持政府干預,但是在政治壓力下,政府怎樣也要做點事的話,兩害取其輕,我會選擇對社會扭曲輕一點的方法。
租金津貼,抽離一點去看,沒有可取之處:一來,任何津貼都會帶來濫用,浪費資源事小,引人犯罪事大。可是,假如要在租津和公屋兩者之間擇其一,租津肯定比公屋優勝。當然,在政府的選單上,兩者並非相互替代的選擇,觀點自然不一樣。
要是在雞蛋裏挑骨頭,昨天張炳良所講的話,邏輯上有基本犯駁。講到不推行租管的時候,他說怕打擊租務單位的供應。可是講到租津的時候,他又說怕租津會帶動租金上升。不過,再推論一步,租金上升,難道不會刺激租盤供應嗎?政策目標要是增加供應,租津為何不在考慮之列?
我不是強烈要求政府推出租津,但是以租津取代公屋我就舉腳贊成。當然,我也明白,在香港的政治文化之下,公屋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政策。可是,大家要是撐開眼看事實,公屋的資源並非土地資源最有效的使用方法。撇開富戶濫用的問題,公屋造成不少隱性的經濟浪費,包括單位分配和地區選擇,這些都是不易量化的現象和因素,也的而且確存在嚴重的錯配。
話說回頭,政治上,公屋為政黨建立起一個又一個的票倉,要他們放棄這些已經在口中的肥肉,近乎沒有可能。不過,站在社會扭曲的角度看,這種人為的城市發展模式,影響了一市的政治文化,就像死結一樣,沒有拆解的方法,惟有當它是一個政策學術議題去思考,然後接受它繼續存在。
近60頁紙的報告,租管和租津還不是長策會報告的重點;政府將協助年輕人置業認定成目標,人人做業主的香港,我總覺得有點不切實際。
利世民
http://www.facebook.com/leesimon.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