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是日由盧主席秘書Joycelyn執筆。
今年,我參加了港馬十公里賽事。曾參加多項喪跑狂奔賽事的主席,必然揶揄小秘的沾沾自喜。相比42公里的馬拉松,10公里的確是BB班。然而那夜凌晨,我卻坐上了前往天后方向的列車,戰戰兢兢出戰人生第一次的BB賽程,驕傲地展開不一樣的新生。
星期日凌晨三點,夜正深,空氣中還帶着一絲霧氣,口中呼出的也成了白煙。披着戰衣,快步踏進地鐵車廂。這麽早的時分,地鐵大堂、月台、車廂、每一角落都擠滿人。實在是一個很詭異的畫面,想起許多靈異故事,甚麼無頭鏡中倒影、紅衣女鬼,都似會發生。
香港人生活在「有圖有真相」的年代,面對眼前這不尋常的畫面,我們都慣性舉起手機拍攝,一切只為了力證眼前所見,然後放上臉書公諸同好,在網絡中尋找知音人。在多角度的手機拍攝底下,不知道我有沒有成為別人相中的「鬼影」呢?
踏上東廊跑道,平常只有車輛行駛的馬路,現已堆滿參賽者足迹。看見起點的巨型吹氣拱橋,心情份外興奮。
十公里的賽程,慶幸一路有跑友相伴,多番提醒要保持步速,否則提早扯爆離場。其實起跑一刻,想跑快亦難,因左右前後都是人,又要念及周遭的參賽者會突然急煞車玩自拍,或是邊跑邊講電話。咔嚓、咔嚓,記錄起步一刻,又是為了「有真相」。
每隔一公里,都有一塊指示牌說明已完成的距離。不到兩公里,便有參加者在路旁的指示牌影相。呵,目標還真短。明明前面尚餘8公里,在數字較大的指示牌影相,不是更有意義嗎?
果然來到10公里位置,灣仔對出的天橋,轉彎直上便到維園終點。不少參加者都會在此發力作(狀)最後衝刺。然而又是那塊指示牌,剛好放在U-turn位置,吸引不少人駐足留倩影。這時路面更窄,險象環生,不過一切卻始終敵不過「真相」。
平面的圖像,能記錄,能寫實。經歷為回憶添加了調味料。是甜或酸自是百般滋味上心頭。與其用鏡頭捕捉,為何不用眼睛記錄,用心細味賽事每一刻的變化?每踏前一步,濕透背脊的汗水,膝頭關節的痛楚,咬緊牙關的堅持,這些每一刻變幻的觸動,都能用縱有智能的手機記錄嗎?
眼見方為真 未免太天真
話說回來,很多人認為有圖有真相,眼見方為真。如果你真的有這個想法,我未免要讚你太天真。《am730》被抽廣告,李慧玲被炒,TVB逐步變成CCTVB,請問哪件事有白紙黑字寫明中央正在陰乾香港的言論自由,逐步收窄我們可貴的言論空間?這個世界有時候太複雜,無形之手正在慢慢侵蝕香港的討論空間。雖然沒有圖片,但這都是我們正面臨的處境,這都是真相,你見到嗎?
我見到。所以在這新聞自由的寒冬,當強權要我們沉默,我們就要在沉默中爆發。在剛過去的星期日寒冷早上,我響應記協的藍絲帶行動,用10公里的汗水去警惕自己:新聞自由不是理所當然,是需要汗水去爭取的!
Joycely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