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字部:羅漢寺 瓜好用瓜 菜靚用菜

食字部:羅漢寺 瓜好用瓜 菜靚用菜

東涌盡頭是進入禁區前的石門甲村,在新落成的村屋後方就是羅漢寺。
寺廟位於山腰之上,拾級而上至黃燦燦的大雄寶殿前,放眼是似遠還近的東涌景致,昂坪360如小積木般吊在半空緩緩移動,煞是好看。大師說,羅漢寺的前身不過是一個岩洞,1926年暢緣和尚在岩洞潛修,並改名羅漢巖,一直至60年代,才有居士購地闢山建成如今的寺院規模,並改名羅漢寺,寺內更保留了供奉十八羅漢像的羅漢洞,洞旁有個名為羅漢泉的天然山泉,聽說曾經清甜無比,現已不適合飲用。
相對其他大嶼山寺廟,羅漢寺顯得格外寧靜,齋菜也特別新鮮,因為食材全都是即日買來即日做,平日如果湊不夠十人,寺院不賣齋菜,而為了健康,他們亦絕不會做齋菜飯盒,怕齋菜變壞吃壞人肚皮。主理齋菜的大師,做的菜式天天不同,「甚麼新鮮合時就煮甚麼啦。」大師笑說齋菜都要不時不食,瓜好就用瓜,菜靚就煮菜,唯一堅持是一定不用素肉,怕用了不知名化學材料會吃壞人,而且每碟齋菜都是即叫即做,確保新鮮滾熱辣。當中一道用麵豉醬炒的醬爆茄子最令人再三回味,麵豉夠惹味外,炸完再炒的茄子竟依舊艷紫誘人。不過說到最用心的,一定是豆腐、腐皮和豆漿,全由大師自己磨自己做,豆味香濃絕對有誠意。最近,寺方還開始了惜福惜食活動,除開墾部份土地作耕種外,更增設廚餘機,把剩菜化為肥料,半滴食物也不容許浪費。(大嶼山東涌石門甲村羅漢寺,2988 1419,齋菜每位$80-$100)

千層腐皮用的腐皮,全是師傅親手做的。

曾經清甜無比的羅漢泉,現在已不適合飲用。

羅漢寺擺放了十八羅漢像,每尊形態各有不同。

羅漢寺算最近市區,可直接驅車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