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劇中花旦向小生「抄牌」很易,那些戇直書生一兩句話就把籍貫身世姓名戀情狀況和盤托出。《再世紅梅記》中,昭容眉目傳情問貴姓,他唱道「我是山西館客喚裴禹……」咦,山西人愛吃「醋」和「麵」,天下聞名,裴禹一定從小吃到大了。
不過以水和好麵糰吧,但山西就是名目繁多花款有趣。最著名是刀削麵,製作過程如同雜技。還有貓耳朵、剔尖、撥魚兒、擦疙瘩、揪片、溜魚兒、抿麵、莜麵栲栳栳(蒸熟成捲筒形的麵皮)……都是手藝。有一種「燃麵」很另類,原以為像「辣子油潑麵」,滾油澆潑,辛辣如火燒。但它之所以吸睛出大名,不因為辣,這看似普通的麵條是可以燃燒起來,噴火熱鬧才成話題作。
何以易燃?夠乾夠硬之故。製作只用麵粉和雞蛋,不能有一滴水,和麵極費勁,硬硬的麵糰𢘛好後得細切,那根線可點火。澆頭不外肥瘦豬肉香辣調料,「燃麵」才是主角。
其實吃碗鄉土的麵吧,沒必要燃燒的,質感帶硬並無其他麵食滑潤筋道彈牙,所以它的身份是「表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