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言】
管工慘遭三噸重工字鐵從天而降砸斃,吊運業界人士指在工字鐵焊耳,再以鐵鏈吊運的方式在行內屬正常及普遍,但必須由專業人士精確計算焊耳位及重心是否適當,今次意外或與鐵鏈的保養、吊運重心或焊耳質素等原因有關。
香港專業吊運聯會副主席馬國富稱,鐵鏈是地盤的基本工具,現今以鐵鏈吊運的方式十分普遍,昨天出事的工字鐵以焊耳,再用鐵鏈吊運的方式正常不過,但必須由專業人士從工字鐵結構、重量,計算出焊耳位置及重心等,吊運的鐵鏈亦須足以負荷工字鐵重量,今次意外中的鐵鏈突然折斷,很可能是長期負荷過重造成「金屬疲勞」有關,又或吊運時重心有異令一邊負荷過重肇禍。
馬國富又稱,除焊耳吊運外,較常見的是綑綁式吊運,但當中的鐵鏈扣有可能會被工字鐵的角位磨損而出事,他建議用粗厚的尼龍帶或鋼纜綑綁。負責睇位的工人則應站於工字鐵的頭或尾位置,即使工字鐵意外墮下,仍有空間走避,若站於中間就「都唔知走得去邊」,每次吊運前亦需檢查相關工具,以策安全。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