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信屋母公司CEC國際(759)昨日再飆升,原因是有報道指,阿信屋去年底開設Kawaiiland打入化妝品市場,目前已達收支平衡,部份貨品價格較同業平幾成。本地龍頭莎莎(178)不敢怠慢,要派員格價兼減價。消息一朝早已見報,惟股價整個上午未見反應,到中午開市始見異動,埋單升近13%。
一隻股份升升跌跌,很大程度與其業績有關,唯獨是CEC,股價大起大落卻與阿信屋見報報道多寡掛鈎。由去年11月開始,CEC一個月內,股價從1元升至4元樓上,每日總有其相關的利好報道或消息見報,包括圓匯跌有助減輕其入貨成本,繼而進軍化妝品及凍肉以至日本城概念等,到12月下旬業績曝光後,阿信屋相關報道近乎絕迹,股價亦由4元徐徐回落至3元以下。
CEC國際名副其實是隻消息主導股,有消息有得炒,冇消息就熄機。但無論炒上或炒落,其實只是由一成街貨所控制,如果要由基本角度分析,其實2元都唔值。
CEC國際貨源如何稀疏,睇中央結算系統持股紀錄(CCASS)可以印證。撇除大股東林偉駿持股64%,市場中介者的約36%持股量,就是街貨量。上周五數據,頭兩位參與者匯豐及渣打共持有18%,去年11月1日兩間行亦是約18%,其餘三間(中銀、交銀及恒生)合共有約8%,無論位置或持股數目,都與去年11月初相若。排名第六後以後,持股少於1%兼屬細行,有理由相信,目前還可以係街買到貨的數目,只有(100%-64%-18%-8%)10%。
10%街貨主宰升跌
以759總股本6.66億股,10%街貨即約6,600萬股,與去年熱炒時成交最旺的日子相若。實際上,每日在市場可以買賣的759,就是這六千多萬股,當有消息時,大家就趁熱鬧炒一轉賺餐飯,街貨少,散戶要mark高搶貨。而當沒有消息時,就會陰乾式下跌。
CEC中期賺1,304萬元,每股盈利1.96仙,年度化市盈率(PE)82倍。騰訊(700)現價往績PE 67倍,兩者擇其一,我揀騰訊。至於莎莎股價昨日逆市下跌,主因並非阿信屋報道,弱勢早已自年初開始,再加上反自由行消息恐嚇窒內地客,負面影響可大可小,短期撈底值博率不高。
王昇
本欄逢周二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