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契冬季奥運會除了令更多人談論冰壺,也讓我們知道香港的而且確有冬奧代表,還有甚麼?
原來,在索契冬奧開幕前,俄國議會通過了反同性戀法案,俄羅斯副總理更警告冬奧的運動員和觀眾,在冬奥舉行期間切勿提倡同志權利。這個舉動引起了許多國家政府和國際維權組織的批評,有人甚至發起抵制索契冬奧。
欲蓋彌彰的結果,就是令索契冬奥可能成為奥運會歷史上維權意識最强、同性戀色彩最濃的一屆。例如德國奧運代表團的隊服就用了彩虹色作為隊服顏色。而開幕禮選用的音樂中不但有俄羅斯同性戀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作品,t.A.T.u.演唱組合也是同性戀的。
加國代表表現無私
而加拿大的多元與包容機構,更製作了一段聯想自冬奧競賽項目「無舵雪橇」的影片。片中是兩名男子運動員一前一後的準備姿勢,結尾更寫上"The games have always been a little gay. Let's fight to keep them that way."這可謂是徹底調侃了普京政府。
其實加拿大在冬季奧運一直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以這次出手絕不讓人意外。而今季冬奧,有很多為人樂道的故事,就是來自加拿大隊。
摩利遜(Denny Morrison)是加拿大速度滑冰運動員,也是都靈及溫哥華冬季奧運會的獎牌得主。當大家都期望他在今季索契冬奧再下一城,他卻在選拔賽失手,喪失了1,000米速滑的參賽資格。這對一位二十九歲的運動員,本來是個悲情的結局,但隊友祖尼奧(Gilmore Junio)卻站出來說:「加拿大參加冬奧只有一個目標,就是拿獎牌。摩利遜一向表現穩定,是個更適合代表加拿大的人選。」於是,祖尼奧將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奧運參賽資格,拱手讓給隊友。
結果摩利遜不負所託,在1,000米速滑取得了一面銀牌。加拿大奧運隊在社交網站公開讚揚這兩位無私的運動員,說獎牌應該屬於他們二人。而摩利遜亦回應說:「祖尼奧該當選為今季冬奧閉幕禮的持旗手!他不單是加拿大,更是整個奧運的驕傲!」稍後,摩利遜在1,500米速滑項目中再奪一面銅牌。
此外,在自由式滑雪男子雪上技巧賽,加拿大滑雪運動員比羅迪奧(Bilodeau)以打破奧運會紀錄的成績成功衞冕。但是,他值得欽佩的地方卻遠不止於此。這位奧運冠軍,在比賽結束後,先感激自己的對手,然後衝向人叢與他的弟弟來一個深情擁抱。原來比羅迪奧的弟弟是個患有腦癱的殘疾人士。他更抱起弟弟越過欄杆,在頒獎禮上與弟弟一同分享作為運動員最光榮的一刻。比羅迪奧將榮譽歸於弟弟:「他是我堅持訓練的動力。有時我想偷懶不去訓練,但我會想,如果弟弟是個健全的人,以他的努力,他肯定會是個奧運金牌得主!所以,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我承擔着兩個人的奧運夢想。」
還有這樣的一個故事……
俄羅斯運動員加費洛夫(Anton Gafarov)在越野滑雪項目中發生了小意外,連雪橇都飛脫了,正擔心如何完成比賽之時,加拿大滑雪教練韋斯禾夫(Justin Wadsworth)向他跑過去,並替他穿好雪橇。韋斯禾夫說:「我只想運動員能帶着尊嚴越過終點線。」簡單的說話,直接的心意,體育精神就是這樣了。結果這場比賽的冠軍由瑞士運動員哥朗拿(Dario Cologna)奪得。但高舉雙手慶祝後,他沒有離開賽場。十七分鐘後,尾二衝線的運動員,尼泊爾唯一一位冬奧運動員舒柏(Dachhiri Sherpa)衝線了。但他也沒有離開,他和哥朗拿一起在終點繼續等待……又過了十一分鐘,包尾的運動員,2010年首位秘魯冬奧代表卡斯倫(Roberto Carcelen)也終於越過終點了。就這一刻,三個運動員,互相握手,互相擁抱,一切盡在不言中。
港隊團長相形見絀
同樣是奧運代表,有人帶着尊嚴完成比賽,也有人帶着不忿。呂品韜是香港歷來首位男子冬奧代表,理應得到奧運團隊全力支持並引以為傲,但他卻是比賽中唯一無標準溜冰場進行訓練的冬奥代表。負傷上陣卻沒隊醫隨行。直到運動員一吐怨氣,才又一次引起社會關注香港政府對運動員的支援是多麼有限。
當然,假如呂品韜能夠在冬奧取得獎牌,情況就截然不同了!到時,香港關事不關事的尊貴官員,必定飛撲到俄羅斯,站在呂品韜身旁影張合照,再廣發新聞稿說他是「香港的驕傲」。我們也聽不到團長王敏超先生說的「大佬呀」、「運動員輸咗搵藉口」和「我好遲先知要做團長」等精警說話。事實上,現今的國際運動會已非運動員之間的比賽,而是國家或地區間的實力比拼。這些連我這個婦孺都懂的道理,怎麼身為領導的會不懂?有些連稍為明事理都知不能說出口的話,為甚麼身為團長竟可以直言不慚?
不過,香港越來越是一個是非顛倒的地方,眼睜睜說尊重新聞自由,傳媒卻一個一個跪下,這樣指鹿為馬,黑白不分,這些人會不會跟自己的孩子說:「今年不是馬年,是鹿年,甚至狼年呀!」
阿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