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雞炸雞 - 左丁山

活雞炸雞 - 左丁山

公關大姐大新年開工之後,再擇吉日吃開年飯,明益左丁山,叫埋一齊與佢啲靚女僱員到證券商會吃大餐,要咗一間房,自不然要訂一圍菜,呢間商會嘅飯菜勝在件頭夠,碟碟咁大,十二人一圍嘅菜式,十四個人食唔晒,何況我地只有十個人,其中得一位係男性!於是食到飽一飽,打包又打包,甜品係合桃蓮子露,每人吃一小碗後還有五六碗可以打包。此日最讚賞一味炸子雞,皮脆肉滑,冇雪味,秘書V咬一啖就話係新鮮雞,唔係冰鮮雞。係噃,即刻找侍應一問,佢話:「我地在新年前已買定好多活雞,劏好後放入大雪櫃,依家再拎出嚟做炸子雞,與外間買市面冰鮮雞做炸子雞,係唔同㗎。」
眾人一致讚賞,咸認為證券商會此雞值回票價,唔怪得一年到晚呢個只限會員幫襯嘅餐廳客似雲來,生意好到極,左丁山唔係會員,要跟住大姐大先至可以入內。吃過炸子雞、炒飯及合桃蓮子露,飽到唔識行,返到公司,見到一份電郵,一位讀者Terance來郵罵左丁山講年初一晚上吃風雞,自相矛盾,因為風雞放在雪櫃個幾禮拜,與冰鮮雞有何分別呀,Terance話:「其實中國人真係要放下食東西的態度啦,好像多麼貴嘅和牛都是雪在雪櫃賣的啦,活雞這麼不衛生的售賣方式一早要被取締的了!」
左丁山要講得精細一點,隻風雞不是在雪櫃冰格,而是在雪櫃上層,放個幾禮拜旨在令隻雞更加乾身而非變雪條,在超市嘅冰鮮雞就唔知雪咗幾耐先至賣到我地手上呢。在家吃牛肉豬肉,平時為咗節省時間,一個星期去大埔街市一次,一次過買齊,所以平時周日都係吃冰格存貨。但到咗星期六就考究啲咯,當晚所吃之牛肉豬肉、活雞、鮮魚皆是中午時分在大埔街市肉枱、魚檔、雞檔買入之新鮮貨,吃得多就知食材嘅分別。平時要返工,放工在家吃晚飯係咁意啦,但到咗星期六就全部吃新鮮食材,其樂無窮,知道跟隨西方人日日吃雪肉,實在係忽視中國文化。Terance唔信可以試吓,如果食唔出食材之分別,咁就係人之不同,各如其面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