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半露宿者獲助仍瞓街

逾半露宿者獲助仍瞓街

【本報訊】物業租金水漲船高,基層市民負擔不起昂貴租金,又未能輪候上公屋。社區組織協會指出,露宿者近年「再露宿」的情況日趨嚴重,逾半露宿者獲得協助後,一年內會再露宿。社協解釋,不少露宿者從事體力勞動的工作,大部份屬於日薪制散工,欠缺保障,加上租金狂升,露宿者只能再次「瞓街」。

散工難負擔租金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吳衞東昨在電台節目表示,露宿者近年有年輕化趨勢,年齡中位數由10年前大約50歲降至43歲,當中有四成露宿者更擁有中學及預科程度學歷,其中2%更是大學生。他又稱,在社署登記的露宿者人數約700多人,但相信實際數字會更多。
露宿者近年「再露宿」的情況越趨嚴重,露宿者中有一半在得到協助後,平均在一年內,要再次露宿。原因是大部份體力勞動的工作都屬於日薪制的散工,欠缺保障,加上租金日漸上升,故即使露宿者有收入,亦難以負擔高昂租金。
聖雅各福群會露宿者綜合服務經理黃雄生表示,幫助露宿者尋找居所最為困難,即使部份舊樓的租金較為便宜,但受市區重建影響,加上物價上漲幅度亦大於工資的升幅,故廉租的地方已經越來越少。有露宿者就指過去曾在內地工作,失業後返港,因為年紀大難以找到工作,要在公園露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