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已故漫畫之神手塚治虫的經典名作《佛陀》,近年被拍成三部曲動畫電影,有份聲演《佛陀2:無盡的旅程》的松山研一,日前和導演小林敏明在巴黎羅浮宮酒店接受本報記者專訪,二人均從故事增加對人生苦痛的感悟,松山說:「當看到別人的痛苦時,會想到自己所受的苦又何足掛齒呢!」
撰文:張一明
香港上映日期:2月27日
導師指點配音
繼《佛陀》第一集有《半澤直樹》堺雅人配音後,《佛陀2》則有松山研一聲演另一要角塔塔,這個角色是上一集佛陀悉達多年輕時遇上的細路好友,今集塔塔已長大成魁梧硬漢。首次聲演動畫的松山,突破性地成功化身man爆的塔塔,他卻謙虛地說:「配音跟演戲很不同,我以前在《死亡筆記》扮L可以加入如彎身等的肢體動作,但聲演動畫不能用動作去表現角色,我本身很愛塔塔這個角色,所以主動要求聲演,或者我未必是最適合聲演塔塔的人,但幸得有聲音導師的指導,教我很多配音的特別技巧。」
難忘巨人角色
釋迦國王子悉達多面對身邊人很多苦難後,正式踏上修煉成佛之旅,松山坦言主角途中遇上很多人與事,面對種種不同的苦難,令他有很多反思。松山表示對片中的琉璃王子巨人家臣角色耶達拉(圖)印象最深:「耶達拉雖然擁有強壯的身軀,力大無窮,經常戴上面具,將真面目遮蔽,母親及姊姊均遭憍薩羅國殺害,承受了很多痛苦。看到別人的痛苦,有時會提醒自己所受的苦,根本又何足掛齒呢,會更珍惜世界美好的一面。」
酷愛壯觀原著
松山研一揚言是手塚治虫《佛陀》(圖)的fans,他說:「手塚治虫花了十年繪畫這套作品,故事很壯觀,當中有很多人生起跌,是手塚最重要作品之一。」事實上《佛陀》這部漫畫早已被稱為20世紀最大遺產,是手塚賭上自己人生的一部作品。它曾兩次獲得被譽為是漫畫界學院獎的Eisner獎最優秀國際作品獎。原作漫畫繙譯至美國、英國、法國、葡萄牙、韓國、中國、西班牙、台灣等多個國家,在世界上受到極高的評價,累計發行量超過2,000萬冊。
導演喜愛角色複雜
《佛陀》的故事複雜而深刻,負責執導《佛陀2》的日本動畫家小林敏明就很喜歡每個角色背後都有故事:「我喜歡松山研一聲演的塔塔,他由小到大都有不同的經歷。也喜歡今集悉達多從化緣中認識的少年阿說示,他給狼的孩子吃掉,與死亡同行過着苦行生活。手塚寫出了人與人之間的罪與苦都有關連,也有因果。」
《佛陀2》中最令導演深刻的苦痛不是肉體的苦痛,他說:「憍薩羅國的琉璃王子為了保住地位,殺害原是奴隸的母親,他所受的精神痛苦,不遜於任何肉體痛苦。」對於導演小林敏明來說,拍今集《佛陀》動畫最困難最大的挑戰,就是要將主角不斷苦行看似很悶的場面拍得精彩耀眼,「我跟美術人員及攝影師研究,增強這些場面的視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