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雲端:啼笑姻緣 - 丘亦生

金融雲端:啼笑姻緣 - 丘亦生

政府去年提出收回3G頻譜的政策,本來幾家經營商凶神惡煞,恍如新界土豪上身,一字排開對付共同敵人港府,阻中移動(941)入關,事件一度被提升至港視(1137)的高度,還打算出司法覆核這撒手鐧。
怎知臨門一腳,電盈(008)竟然與CSL玩結婚,兩家突然放棄競投3G頻譜,仲主動向政府交出更多頻譜,攻守同盟即時瓦解,就算最近連聯通(762)都要落場,業界都再無半點聲息,彷彿之前大家白幹一場,外界對着這齣「大團圓」鬧劇,很難不感到啼笑皆非。

併購加強綑綁銷售能力

不過事情還有下文,通訊局日前再就電盈併購CSL對競爭的影響作公開諮詢,數碼通(315)及九倉(004)均遞交詳盡的意見書,對交易有所保留。
九倉的態度是直截了當反對交易,要求通訊局不要批准。數碼通則較有技巧,表明不反對交易,但就認為應附加一大堆頗辣的條件,包括要求電盈與CSL合併後,要在原有的頻譜交回方案上,再額外多交出頻譜,還要在12個月內把CSL旗下擁有280萬客戶的新世界傳動網出售,並且容許其他經營商以與電盈同一商業條件轉售其寬頻、收費電視等服務。
為何並非流動網絡商的九倉,都會對交易發炮?
其實,無論九倉與數碼通,提出的理由都大同小異,電盈與CSL合併後,將會成為固網電話、寬頻、流動通訊、收費電視幾個市場的一哥,其中在固網的市場佔有率仍有近七成,今次併購則令其日後推行各式各樣A餐B餐時,綑綁銷售能力更強,即使在個別市場有力與它們之爭一日長短,但當電盈活用幾項服務,打出組合拳,競爭對手便不容易招架。
因此九倉認為通訊局不應只着眼於流動電話市場,還要連同其他電訊服務及收費電視市場一起審議。

李氏父子或閉門一家親

另一個反對理由,則圍繞電盈與和記電話的關係。
表面上,李氏父子各有各做,但2009年電盈與和記電話不避嫌成立各佔五成的合資公司,合作競投4G頻譜,實行一梯兩伙,令人關注兩家公司會否閉門一家親。
若果日後兩家公司不單止分享4G頻譜,還有更多更緊密的合作,則兩者合共將瓜分逾五成流動電話市場及手機頻譜,數碼通頓時變成蝦兵蟹將,即使中移動再擴張在港的版圖,但以其在香港的往績,恐怕也難以撼動這個無敵組合。
香港電訊市場過去賴以成功的地方,是不斷引入競爭,令經營商有壓力在價格及服務不斷推陳出新。
不過近幾年競爭的格局似乎穩定下來,久已不聞有經營商發動甚麼減價戰,齊齊醞釀加價的反而不少。
我擔心,今次交易會令流動通訊市場進一步集中,影響這項大眾不可或缺的服務,尤其是在澳洲幫Telstra撤退後,已再無外資沾手這個市場,只剩本地財閥及大國企,而他們從來都不是創新的源頭。

丘亦生
金融中心fan page:
http://www.facebook.com/hkfincen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