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愛的作家,同時亦是一位為人樂知的長跑手,村上春樹先生在他那本《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甚麼……》提及,每有人問他:跑步時,你會思考甚麼?事實上,村上先生直言在跑步時,思考過甚麼,他壓根兒想不起來,他還說:「我跑步,只是跑着。原則上在空白中跑步,也許是為了獲得空白而跑步。」村上先生在跑步上的境界,我實在遠有不及,因為直到今天, 每次跑步前,我仍要千方百計找個原因說服自己,不然連起步的動力也沒有。
主辦單位不思進取
就如昨天剛舉辦的香港馬拉松,容我再三懇請媒體朋友和市民,無論你是否跑友都好,往後請以「香港」為名稱呼是項馬拉松,而非贊助商的寶號冠名。全球各地舉辦的馬拉松賽事不計其數,惟怕只有本地方樂以商業機構獨佔一地區標誌性的運動盛事,而這麼多年都不以為然。
事實上,就是因為民眾,甚至跑手都習以為常,慣性參加。主辦單位方可不思進取,是是但但如電視大台舉辦一項每年穩賺的活動。而贊助商更會大放厥詞,說甚麼所辦的馬拉松竟可媲美最負盛名的波士頓賽事,因為參加人數(報跑10公里和半馬的根本就不算馬拉松選手)猶有過之。只求數量,不計質量,好大喜功的思維,和政府以香港有的旅客量(根本只是「過客」)冠絕全球的想法,如出一轍。
說了一通,只想表明,為空白而跑我不能;為虛有其表的「渣斗」馬拉松賽事更不能。縱然跑過海外的賽事,或就恕我孤陋寡聞,我從未見識過一個全馬賽事竟沒有預備足夠的食物予參賽選手,且還專橫野蠻地禁示市民沿途提供補給;再者昨日更有跑手非常重視,提點路程距離的標示牌出錯……如果不是因為另有繽紛的色彩可點綴空白,我實在找不到要自討委屈的原因。
其中驅動我的自是「綠色」,其實去年我已肩負為「Green Monday」推廣星期一素食而盛裝而跑。今年也是再接再厲,且夥拍好幾條鯊魚,同時間為「護鯊行動」宣揚鯊魚保育訊息。我想自己沿途所喊「食素不食翅」口號之多,比起過往出席遊行都不遑多讓。當然這次確實也另有「藍色」的政治任務。
香港記者協會(記協)因為連串針對傳播媒體施壓和新聞工作者施虐的事件,展開「反滅聲行動」,昨天更藉一年一度的大型馬拉松賽事派發象徵捍衞新聞及言論自由的藍絲帶。
昨晨5點多,記協就在尖沙嘴美麗華酒店外,半馬和全馬的起步區和港鐵天后站、10公里的起步區維園外,向賽事參加者派發絲帶並呼籲他們將此佩飾掛上,好讓這萬千藍綢,可以迎風飄揚且將我城所面臨前所未見的新聞自由危機,和港人對這自由,也是普世價值捍衛決心的信息向外界展示,從而引起國際的關注。
而我更有幸在起跑前,從人稱麥姐,也是記協的前主席麥燕庭手中,親接過一個大號的藍絲帶,讓我能成為藍色大軍一員,為風聲鶴唳的新聞自由發一分聲。
當然有心人又豈止昨天的跑手,「當渣馬遇上藍絲帶」只是記協首個行動,往後陸續有來。錯過了的市民大可參與由該會發起,下星期日2月23日的「反滅聲大遊行」,同樣以雙腳抗議近期一連串打壓新聞自由的事件。正如協會所提:「當強權要我們沉默,我們就在沉默中爆發」。
香港的馬拉松何嘗不是另一個在體育強權底下,教人窒息的事件,我既為一名香港跑友又怎不爆發。
盧先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