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和寄居蟹,竟然面對同一個問題:冇屋住!眾所周之寄居蟹是依附在螺殼上,牠們會不斷換殼,這些「家」也會不斷交給另一隻寄居蟹使用。可是,大量螺類動物被漁民捕走變成海鮮,螺殼當垃圾棄之。而留在沙灘上的螺殼,不是被商人撿走販賣,就是被遊客拿回家收藏,空的螺殼就如筍盤,少之有少。
有見及此,日本設計師 Aki Inomata,用3D打印技術為無家可歸的寄居蟹列印一個家。更以城市為主題,設計出紐約帝國大廈、荷蘭風車、泰國寺廟及巴黎公寓等造型的塑膠寄居蟹殼。
另一邊廂,台灣的設計師李柏廷連同Hank&Maxwell設計團隊,亦醉心於為寄居蟹設計出五星級的家,他們更在工作室飼養寄居蟹,以便了解其行為和習性。他們起初以苯乙烯樹脂作為3D打印的材料,可是這種樹脂不是天然的材料,不能自然分解,最後只會為海灘帶來更多垃圾。後來,他們嘗試用一種叫LaywooD3的材料,內含40%回收木,質感像木頭而且十分輕巧。可是LaywooD3殼的缺點是,強度不如天然的螺殼,保護能力有限。未來團隊會繼續使用3D打印技術,研發其他更環保和耐用的寄居蟹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