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經濟發展被新加坡爬頭,不少商界及學者提出不少強化香港競爭力建議,財政司長曾俊華昨日在網誌提出,新加坡在輸入外勞及填海造地方面,均較香港優勝,但不能照搬新加坡模式,又指本港重視四大支柱產業並非「食老本」,又希望創新和科技可以成為香港經濟新動力。
四大支柱非食老本
曾俊華以「香港經濟發展的限制和優勢」為題撰寫網誌,指香港經濟發展存在樂觀及悲觀分析,但他認為香港過去十年的經濟表現算是不錯,只是在亞洲四小龍中,未及新加坡6%的高速增長突出。
曾俊華解釋新加坡近年大量輸入人才,現時有120萬外勞,佔工作人口超過三分之一;另外新加坡也大量填海造地,過去十年土地增加了差不多30平方公里,提供大量土地。
不過,曾俊華指出,類似新加坡這種增長發展模式,相信香港市民不一定會接受,政府也不能把新加坡的政策原封不動地照搬來香港,但現時香港缺人缺地,將會窒礙經濟發展,政府提出的各項造地計劃和增加勞動力政策,希望社會能夠取得共識,否則難以落實。
另外,曾俊華對本港四大支柱產業有信心,強調政府重視四大支柱,即金融業、貿易及物流業、旅遊業和工商業支援及專業服務業,這不應被視為只懂「食老本」,事實上四大支柱已變得更高增值及多元化,如金融業已由以往股市主導,發展到人民幣及資產管理業務,希望創新和科技可以成為香港未來經濟的另一股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