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哥與台灣:李慧玲與常盤貴子 - 葉一堅

堅哥與台灣:
李慧玲與常盤貴子 - 葉一堅

香港《蘋果》19年前創刊時,不知誰帶起的,中上管理層人手一本《The making of McPaper》,中文版譯名《步步為贏》。書以創下美國報業史奇蹟,日銷近二百萬份的《USA TODAY》32年前創業歷程為背景,對其初期的規劃、市場調查、網羅人才、市場行銷、編採角度,以及創業者的壓力、層出不窮的突發狀況都有詳細描述。
毋庸置疑,《蘋果》沒有抄足《USA TODAY》,也抄了八成。最少,主色的藍,天氣圖表等更是一模一樣。
較少人知的是,除了這本書,當時大家也在看一套日本連續劇《小報急先鋒》。故事講述常盤貴子飾演的記者,在大報得罪了權貴被貶到同報系的小報。
她向小報總編輯報到時,總編輯問她:「你知道我們這份小報最大的競爭對手是誰嗎?」
常盤貴子隨口回答是另一份銷售叮噹馬頭的小報。總編輯說:「不是。是售價與小報同價的罐裝咖啡。」
鏡頭此時由辦公室移去街景。一位上班族經過販售報紙雜誌、咖啡飲料、香煙零食的小檔攤。他拿了一罐咖啡,付了120日圓,正要離開。此時他目光被常盤貴子的小報斗大標題吸引了。他放下咖啡,改賣同價的小報。
劇情發展下去,是常盤貴子沒有因離開主流大報而放棄繼續為真相發聲的記者天職。
回到今日台灣《蘋果》,她最大競爭對手是誰?不是《自由時報》、《聯合報》及《中國時報》(一般稱四大報),當然也不是一罐咖啡吧?
我們最大的競爭對手,與全世界的印刷媒體應該是一樣的——網絡。
不久前,我們也開始向網絡世界進發,努力做好《蘋果》網絡新聞這一塊。但顛簸走來,跌跌撞撞,成績差強人意。
在一次腦震盪的會議上,我問:「既然網絡是我們要努力的方向,我們應該挖角多些網絡專才加入我們,就算挖不了,也應邀請他們來指導一下。」
會議的結論是:「不必大費周章,向香港《蘋果》求助吧!」
上周,沙膽虹帶着兩名網絡先鋒,Christina姊和阿Nick哥(以前我手下的手下的手下吧?真的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應我之邀來台三天,傾囊相授,教我及同仁如何經營網絡新聞。
我相信經過這三天的密集教導,台灣《蘋果》網絡一定會脫胎換骨。但,我打死不信報紙會死在網絡的興起,滅亡於網絡的盛行。壹傳媒教條說,做事情要有faith、要有belief。好,我對台灣《蘋果日報》紙本不死,既有faith也有belief。

後記
常盤貴子加油。李慧玲加油。香港新聞自由加油。
逢周一刊出

葉一堅
mailto:[email protected]

常盤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