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學者屈港人錯解普選 指「不應包含提名權」 稱「普選不一定要有直選」

北京學者屈港人錯解普選 
指「不應包含提名權」 稱「普選不一定要有直選」

【本報訊】港府政改三人組聲言政改諮詢有商有量,不過再有內地學者來港為特首普選設限。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王磊昨日否定公民和政黨提名,甚至指港人爭取的普選權包含投票權和提名權,是對普選有錯誤理解,直指普選不一定要有直選。公民黨立法會議員湯家驊對王磊的言論感到詫異及失望,反駁指普選若只有投票權而沒提名權,便只是篩選而非真普選。
記者:呂浩然

王磊昨來港出席研討會,席間指《基本法》已「法定化」提委會,故公民和政黨提名皆屬「另起爐灶」,「提出公民提名或政黨提名,實際上等於修改《基本法》」。他亦反駁《基本法》無禁止即可以有公民和政黨提名的說法,指「選舉屬於公法的法律關係,法律沒明文規定,不能做」。
港人爭取的真普選包括投票和提名權,王磊卻對此不表認同,反稱「普選強調的是投票權」;他表示,雖然特首普選是直選,但兩者屬兩個概念:「香港一直在說雙普選等於雙直選,如果不是雙普選就是假普選等等其他的一些爭論。從憲法理論上、從世界各國的規定上不是這樣。」更稱港人對普選理解錯誤。

避談愛國是否要愛黨

王磊亦重申,特首必須愛國愛港,堅稱愛國愛港是法律上的規範,例如要尊重國家及駐軍部隊等。但是當被問及愛國是否要愛黨,他卻推說是兩個概念,亦都未正面回應支持平反六四是否愛國。
出席同一研討會的基本法委員會委員譚惠珠及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均附和王磊。譚惠珠揚言起草《基本法》時,已經排除一個容許50名港人聯署就能提名的方案,而本港又未有政黨政治,所以政黨提名不符合本港實際情況。葉劉則借美國為例,指美國總統選舉亦由500多人的選舉團提名,暗示號稱的民主社會也沒有公民提名。

湯家驊詫異篩選言論

出席同一論壇的公民黨立法會議員湯家驊對王磊的普選見解深表詫異。他指出,王磊來港無非否定公民和政黨提名,強調若普選只有投票權而不包括提名權,無疑是篩選、即不是真普選。
湯家驊更駁斥王磊所言的愛國愛港觀念,只是概念上的標準而非憲法上,「唔可以用個人標準去決定嗰個人係可以去參選」。
另外,愛港之聲昨天提出保守政改方案,建議提委會人數倍增至2,400人,任何人取得300名委員支持後只能成準候選人,須經提委會以每人最多四票的全票制方式作「機構提名」確認後才成為正式候選人。
高達斌坦言這建議是「篩選中的篩選」,又指普選時必須有篩選,「選舉一定要有篩,無篩就唔係叫做選」。

建制派謬論

譚惠珠:「起草《基本法》時,對普選特首方式經過多輪磋商、幾經妥協先有𠵱家由提名委員會提名嘅方案,當時已經排除咗公民提名。」

葉劉淑儀:「喺美國選總統係538、就係個選舉團嗰538人,當然呢538人係普選選出,但第一佢哋可以唔跟普選嘅決定、歷史上試過三幾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