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密機械人模擬救災奪冠 力壓男拔 八度稱霸

迦密機械人模擬救災奪冠 
力壓男拔 八度稱霸

【本報訊】新一代中小學生甚有科技頭腦,設計機械人模擬救災,或成將來救急扶危新希望。迦密中學以特別設計的車轆跨越障礙物,並完成運送救援物資及救出災民等高難度任務,力壓拔萃男書院,第八次贏得創意機械人大賽全場總冠軍。
記者:袁樂婷

參賽者以Lego積木設計機械人,在模擬天災災區運送救援物資。

參賽隊伍以LEGO砌成機械人及設計電腦程式,完成19項模擬救災任務。

第10屆香港FLL創意機械人大賽以《自然之怒》為主題,參賽者以Lego積木及Lego Mindstorms系統設計機械人,在模擬天災災區完成運送救援物資、抬高房屋救人及跨越障礙物等19項任務。
連奪中學組全場總冠軍及機械人表現獎雙料冠軍的迦密中學,學生去年11月已開始設計機械人,比賽時負責操作機械人的中三生張家寶直言壓力大,至賽前最後練習仍有隱憂,尤其遠離基地的任務難以遷就準確出車角度,更試過因太心急,脫手跌爛原本要嵌入機械人的貨車,令機械人因重力改變而「行到歪晒」,餘下任務「亂晒龍」,幸最終冷靜發揮最佳水準。他續指,機械人初時未能跨越障礙物,隊員花了三星期研究,終想到以可活動關節的長臂連接車轆。

以菲律賓風災為藍本

另一代表米靖欣說,天災災民大多非即時死亡,而是因災後斷電及斷物資難維生,故他們以菲律賓風災為藍本,設計以踏單車方式產生能量的人力發電機,望降低死亡率。帶隊的顧老師指,比賽需完成多項複雜任務,砌車技巧及路線設計的要求均高於同類比賽,參賽同學付出百二分努力是致勝關鍵,籌備過程也令同學更加堅毅。
小學組總冠軍則為大埔舊墟公立學校(寶湖道),小五生廖梓鋒說,運送救援直升機的幼繩橫跨賽區中央,加上障礙物多,機械人必須輕巧靈活及夠矮。齒輪不夠穩定困擾他們個多月,嘗試數百次才成功。他們又針對角度偏差問題,增大扣住救護車的機關闊度,幾乎百發百中。參賽同學齊聲指贏得比賽超級興奮,廖自言「無咩叻,最叻就係機械人」,被同學取笑面皮厚。
至於奪獎常客拔萃男書院及附屬小學則包攬機械人表現獎及最具創意獎等多個獎,惟失落總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