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及其他報紙話台灣收緊香港人移民台灣嘅成本,投資移民最低限額係一千萬元新台幣,比現在增加一倍,合港紙約二百五十六萬元,令不少人移民台灣「夢碎」咁講。
係唔係咁多人想移民台灣呀?左丁山有懷疑啫,自己就從未聽過有朋友移民台灣,葉一堅除外,亦不聞朋友下一代要移民台灣,去台灣旅行遊玩就話有好多人啫!移民?去退休呀?台灣經濟唔係咁好,搵工不易,人工低過香港,三十零歲之精壯人士移民到台灣,想建立家室,養兒活女甚有挑戰性,已經有米嘅又唔同講法,印印腳,唔駛做,去台灣南部享受較純樸生活,可以玩吓浪漫。陶淵明之能夠採菊東籬下,皆因佢當時已經有個錢,錢雖不多,但已令佢可以不為五斗米折腰。今天香港人有幾多個肯學陶淵明?即或有之,數目稀少咯!
以此問一位香港周末人(即星期一到星期五在台北工作,逢星期五下午回港,星期一早上去台北返工嘅人),佢樂此不疲近二十年,早已熟悉兩邊情況,左丁山去台北就得過佢招待,派司機送左丁山在台北周圍行。佢話俾左丁山聽:「我啲老友在香港請工人,萬七蚊一個月無人應徵,我在台北請同類工人,月薪三萬台幣(約七千七百港元)就可以搵到,在台南更加容易,香港人去到台灣,幾難忍受低薪之苦。我在台北都唔多見到有港人移民風,怕係香港報紙作大箒。」
以往香港人喜歡移民加拿大,但現在此路難通,南華早報話加拿大香港領事館之「移民快撈」堆如山積,移民資金有幾十億元咁多,幾乎全部來自強國人,令領事館窮於應付,卒之搞到加拿大政府宣佈暫停移民申請。移民之風在1985至1994年間十年最盛,左丁山不少老友就係在呢段時間各奔前程,「孔雀東南飛」,中間不幸有不少夫妻成為分飛燕,為移民付出沉重代價,即使保持家庭和洽,男的亦已犧牲了在香港公司嘅晉升前途,呆在彼邦,令左丁山感慨不已。估唔到二十幾年後,又聽聞有人要搞移民,左丁山一定要講一句不中聽的說話:三思而後行呀,考慮清楚家庭成本及個人職業前途先。以前不少人話移民是為了下一代的教育,今天卻跟隨子女回流香港,上屋搬下屋,隨時唔見幾籮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