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新人:留空間給下一代

準新人:留空間給下一代

【嫁入東北】
我叫阿龍,準太太叫林水(暱稱),我們結婚了,你可以叫「水龍聯婚」,但其實我們是兩口子一起嫁給東北。粉嶺和古洞都是我們的拍拖勝地,每次來到這裏的農村,看見農民在綠油油的田野耕作,人和自然共融,就有一種很舒服的感覺。
我們的wedding plan都是圍繞着保衞東北這主題設計。早前我們去了塱原拍攝婚照,朋友看過都like爆。很多香港人都專誠飛去台灣的農場拍婚照,其實香港都有這樣的靚景,只是沒有好好保育罷了。我覺得,婚照不應該只是純粹為了回憶,還可以宣示一點訊息。
朋友為我們製作了一張囍帖,解釋了我們的理念:在高樓大廈密佈的香港,我們可以追求豪宅名牌,享受消費生活;但同時,新界東北的一片綠,有他們所追求的生活方式,灰與綠拼出美麗的圖案,城與鄉亦能共生。

盆菜婚宴倡多元選擇

婚禮在下月舉行,屆時會有200位親友來到坪輋,給這個東北婚禮做見證,並與我們一起享用盆菜婚宴。如此安排這頭婚事,是要告訴身邊的朋友,我們想過怎樣的生活,香港未來的生活可以有怎樣的選擇,希望大家一起爭取,留一點像東北這樣空間給下一代。
我小時候家住大棠鄉村,長大後上樓搬進天水圍公屋,我明白哪種生活最適合我。我們不想下一代只能選擇住在高樓大廈、鄰舍關係疏離的環境裏。其實我們是未有樓就結婚的,因為我們想婚後租個鄉郊村屋過活,可以說是,我們一起嫁入鄉郊。
東北兩個新發展區計劃如落實,許多農村就會消失,即使古洞北規劃保留了部份農業土地,但到時農地都被高樓大廈包圍,感覺完全不一樣。其實政府口口聲聲要找地方起樓,解決住屋問題。但是為甚麼市區重建總是起豪宅?為甚麼要逼住不起貴樓的年輕人發配邊疆?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