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是彩色:浪漫東北 鄉郊婚禮 - 陳曉蕾

綠是彩色:浪漫東北 鄉郊婚禮 - 陳曉蕾

大家看見那些結婚照片都嘩的一聲:「香港還有那麼漂亮的地方嗎?」她和他相擁在漫天樟樹下,也許還有人認得那是禾徑山村的一群老樟樹;手拉着手,在大片芒草中奔跑,就沒多人知道那是坪輋的一處山坡;還有成片的西洋菜田,原來不只是大帽山川龍出產西洋菜,塱原亦有這樣一大片種植水田──這些地方,全部都在新界東北。
「三年多前,我就在這裏初接觸農田,那時看到田裏的生菜,大叫:『好靚啊!送菜仲好過送花啦。』想不到他還記得。」準新娘林水(林凱盈)笑得好開心,手上拿着的「菜花球」就是準新郎大龍(劉海龍)和坪輋村民一起用各種生菜紮成的,拍完相片,還變了沙律吃掉!

愛情種子農田萌芽

二○一○年夏天,大龍去粉嶺馬屎埔參加導賞團,原來還有那麼多農田,眼界大開,他當時在中大地理及資源管理系念碩士,決定研究香港城市農耕。冬天,愛情的種子悄悄地落下,在二○一一年春天冒出嫩芽,大龍和大學同學林水走在一起。
有一句戲言,說談戀愛的情侶愛「壓馬路」,大龍和林水拍拖踩的不是水泥行人道或者瓷磚商場地板,而是生機盎然的鄉間小路,每逢周末兩人都逃離石屎森林,遊遍新界鄉郊,還曾經參加「耕種班」學種田。大龍生日,夜裏她伴在身邊看農地的螢火蟲,他自覺太幸福了:「居然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另一半!」
林水也很感動:「熟識我的朋友,都知道我中學時已說想要歸園田居,其實那時我只是說說罷了,心底裏覺得其實無法實現,更因此渴望外國生活。」直至和大龍一起,她才有機會認識新界東北,驚覺理想的生活方式原來根本不遠。「原來我還可以選擇!!!!」她在臉書,激動地用上連串感嘆號:「香港不是一直以身為多元化都市而驕傲嗎……香港人的生活可以和大自然更近,有更好的生活質素,可以選擇不同生活方式。」
大龍用了兩年時間完成論文,他相信香港需要農耕,帶來多元發展:「假如香港目前四千公頃的農地全部復耕,每年可以出產大約二十四萬噸新鮮蔬菜,全港市民超過三個月能夠吃本地菜,創造出二萬八千個農夫空缺,等於四分一的失業人口,並且推動一系列的產業包括運輸、批發、銷售、科研、食物加工……」
大學教授反駁:農業不變成錢去計算,如何知道重要?香港人賺錢買糧食便好啦,農田何不用來起樓,讓大家住得更闊落?「可是糧食安全出問題,有錢也買不到食物。」大龍說香港無理由全面放棄本地農產,而且農田灌水泥蓋出來的大廈,是給香港人住嗎?「市區重建為何不能起公屋?要香港人都遷去新界邊陲,每天要擠多少班車才能上班?」他說粉嶺公路上最顯眼的新樓天巒,單位售價由二千多萬到一點三億,可是夜間燈火通「暗」,保安員多過住客,香港人失去的農地,是給內地人炒樓?

農夫裝,大龍穿哥哥的格子舊衣,林水穿媽媽的工人褲。

花球用不同顏色的生菜砌成,拍完照還可以吃進肚子。

非常有意義的定情信物,這雙訂婚指環是用草即摘即織而成的。

消滅新界火頭處處

三月十五日林水和大龍會在坪輋舉行婚禮,希望讓更多親戚朋友親眼看見香港漂亮的鄉郊。「我們不單要浪漫的回憶,還希望大家一起來保護這地,讓我們有美好的將來。」大龍和林水理想的家,是一間小村屋,旁邊有一塊菜田。
更大的日子,是二月二十日最後入信城規會反對政府目前的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古洞北及粉嶺北這六百一十二公頃地,不只可以發展農業,保留鄉郊生活以外還有更多可能,大家都可以去信表達──你怎能無聲把這麼大片土地交給政府?沒有新聞自由,沒法揭發官商勾結,更難阻止利益向內地輸送。反對聲音集結在一起,就是力量,中環新海濱改劃為「軍事用地」、九龍塘李惠利工業學院地皮改為住宅用途都先後有二萬及二萬八千份反對書交上城規會,迫令程序暫止,規劃署也因為收到逾萬個意見,反對南生圍發展住宅。
這星期,除了大嶼山郊野公園建屋起爭議,新界北部發展研究藍圖亦曝光,火頭四處,彷彿要消滅新界!第一步,請去信留住新界東北。

Profile:

資深記者,著作包括《剩食》、《有米》、《死在香港》等,相信垃圾都是放錯位置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