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信報》提議支持佔中的作者錢志健,在其財經版專欄少寫社會政治、要寫應在評論版寫;《信報》特約評論員練乙錚昨為錢志健抱不平,認為《信報》不能為了版面利落而傷害評論員風格。《信報》總編輯郭艷明回應指,該報只是將不同文章分門別類,即使錢堅持其文章內容,《信報》不會採取任何行動。
和平佔中的金融界「死士」錢志健,近年不時在其專欄談及佔中,日前他收到《信報》通知,提醒他在該報B版的專欄要傾向「談投資」,「其他評論」內容可放在評論版。
《信報》特約評論員練乙錚昨在該報專欄指,媒體是公器,對社會和民眾的影響很重要一部份來自評論員,傳媒老闆應盡量讓評論員發揮,財經報紙的評論分析如果不生動活潑,就沒有活路,認為《信報》能生存,就是有像林行止、曹仁超的文章無所不談。
舉例不能拆散林行止專欄
練乙錚以林行止專欄為例,指其內容觸及子女兒孫、兒皇帝、性學、政經大事:「如果為了要版面內容分類歸一,把林行止專欄解體,談兒孫的放到生活版,月旦兒皇帝的放到政評,寫那話兒的放到(不存在的)風月版,不就可以?」
他指版面劃分企理雖讓讀者感覺好些,但「論外表齊整企理,首推大陸官方報紙及其本地版,但那些報紙主要是辦給官員看了順眼開心的,並不怎麼了不起」。他稱明白即使報紙話事人,有時也未必可話事:「無論誰掌管報紙的決策,也很難決定具體應該怎樣做,尤其在今天的政治環境裏。」信報總編輯郭艷明回應指,《信報》只是溫馨提示錢志健,如果錢最終堅持專欄要寫他想寫的東西,不會有任何後果,該報也不會有任何行動:「其實今次係作為一個改版,做一個好普通嘅grouping(分類),我哋控制唔到個receiving ends(出來的效果),佢諗乜嘢我都控制唔到,你最好問番當事人。」
多名金融界人士也撐錢,其中在投資銀行任職的Trevor指,林行止專欄也名為「政經短評」,可見政治和經濟密不可分,一個地方的政局是否穩定,也就是決定投資者應否在那裏投資,故看不到《信報》為何要分隔政治和財經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