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肆闖關聘外勞洗碗 勞處開綠燈 勞顧會否決

食肆闖關聘外勞洗碗 
勞處開綠燈 勞顧會否決

【本報訊】商界密謀透過補充勞工計劃首次輸入洗碗工遭阻截。有中式飲食集團早前向勞工處申請,以月薪1.1萬元先在港招聘10名洗碗工,若四星期招聘期後仍未能成功聘請足夠人手,便可名正言順引入外勞。有關申請已通過勞工處一關,但勞工顧問委員會勞方委員擔心缺口一開,後患無窮,已集體否決申請,令計劃「闖關不成」。
記者:盧文烈 王家文

洗碗工工時長、薪酬低,僱主要改善聘用條件,才可吸引本地婦女入行。
資料圖片

根據補充勞工計劃,僱主若要輸入外勞,須先以有關工種每月工資中位數在港招聘四個星期,包括首兩星期在兩份本地報章刊登廣告,若未能成功招聘,才可申請補充勞工計劃。

憂成先例後患無窮

勞工處早前向勞顧會委員建議,容許一間飲食集團,以月薪1.1萬元在港招聘10名潔淨員(即洗碗工),招聘為期四星期。據悉,該10名員工會分派到集團旗下三間酒樓,每日工作九小時。勞工處在農曆新年前要求委員表達意見,據了解,佔勞顧會半數成員的勞方全部委員日前已正式否決有關申請。
擔任勞顧會勞方委員17年的梁籌庭表示,今次是首次接獲有僱主準備靠補充勞工計劃引入洗碗工,他擔心大門一開,後患無窮。他說,現時安老業是引入最多外勞的工種,工會經常收到投訴,指部份安老院舍「假招聘」,面試時對應徵者諸多阻撓,「講到份工工時好長,好辛苦」,以嚇退本地應徵者,之後就可名正言順輸入「好使好用」的外勞。
除了洗碗工,他透露勞顧會早前亦接獲多宗輸入二廚、三廚及拉麵師傅的申請。他認為,二廚及三廚可藉本地培訓吸引年輕人入行,而拉麵師傅在香港亦有足夠人才,故同樣反對申請,「呢啲工種我哋以前都會批准輸入,但越來越多,𠵱家要執正嚟做」。
另一名勞方委員周小松表示,若洗碗工這類毋須技術的基層工種也輸入外勞,實在匪夷所思,難以接受。他表示,洗碗工向來工時長,薪酬低,若僱主肯改善聘用條件,如削減工時及勞動強度等,相信可吸引本地婦女入行,「萬一蚊睇落去好似好高,但其實𠵱家好多食肆,原本要四、五個人負責嘅洗碗工作,減到得一、兩個人做,真係做到冇停手」。

勞處被轟把關不力

飲食及酒店業職工總會總幹事卓素莧說,月薪1.1萬元貼近現時市場工資水平,但對打工仔來說並不吸引。她批評勞工處把關不力,為僱主引入外勞開綠燈,促當局日後處理同類申請時,應即時否決,「唔好一味為僱主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