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上十九年一遇,西方情人節與中國元宵節雙節合一,味蕾上的浪漫,也該來個雙份。西方情人節少不了的是朱古力:來自比利時的Frederic Blondeel把味道玩得出神入化,從可可豆到一顆顆的朱古力,他炮製出過百種甜美;意大利的BVLGARI IL CIOCCOLATO則在每顆朱古力花上三整天,為的就是那口層次分明的滋味。那邊廂中國元宵節也有代表,在中國各地也有不同方式演繹象徵團圓的湯圓,當中除了寧波湯圓,蘇州的五色湯圓,海南的雞屎藤湯圓,你又嚐過沒有?
記者:陳劭敏
攝影:劉永發
全城最貴朱古力
這一雙淡紫與淡藍色的小盒子,都是由京都的和紙製成,富紋理的小盒上,印上「BVLGARI」的字樣。不要誤會,內裏裝的不是一顆寶石,而是一顆朱古力;索價$145,可能是全城最貴。BVLGARI是意大利奢華品牌,朱古力工場設在日本東京,原材料則全數採用意國出品。朱古力師把托斯卡納的Vin Santo甜酒,佛羅倫斯的乾無花果,還有朱古力逐層逐層製作,咬下層次分明。這一顆顆以人手製作的無瑕精品,便要花上三天時間,花百多元買的大概就是這份功夫和虛榮。
一年研製新口味
比利時Frederic Blondeel向來都傾向單一產地可可豆的純味朱古力,曾研發出的過百種口味。其一是要把刁鑽食材融入朱古力中而又不致突兀,着實不容易;其二不少所謂的口味,也不過在表面綴以數顆海鹽,就說成是海鹽朱古力,濫竽充數。有要求的朱古力師都有「From bean to Bar」的理念,即由可可豆開始製作朱古力。從馬達加斯加、委內瑞拉、厄瓜多爾、秘魯等地挑來可可豆,可可豆採摘時必須完全成熟,以取其味濃,並必須以人手打開豆莢保持完整度,經篩選後在陽光下曬乾,再存於倉庫內讓其自然發酵。接下來的烘焙步驟是最重要的一環,製成的朱古力能否展現可可豆的特質,像厄瓜多爾豆的黑加侖子香、秘魯豆的香蕉味道,均斷定於烘焙溫度和時間;堅持「Bean to Bar」而非使用現成朱古力磚,正是因為只有親自挑選可可豆,才可定出一套最合適的烘焙方法,有時候要用上一年去研製。從Blondeel的朱古力櫃中挑了看來最古怪的口味來試:第一顆是羅勒配士多啤梨,羅勒香在咬開的一刻湧出,味道竟然有新鮮的感覺,隨後淡淡的士多啤梨甜讓羅勒不致過於強烈;接下來的辣椒口味,初放入口味道尋常,然而辛辣味道卻在數秒後湧現,喉嚨更傳來陣陣炙熱;香梨白蘭地口味不是酒心朱古力,而是真真正正把酒液融入朱古力,酒味強烈。
售賣點:「情.尋朱古力」
尖沙嘴海港城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