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任副專員黄世照回顧ICAC 40周年 湯顯明風波拖累 廉署形象陷危機

現任副專員黄世照回顧ICAC 40周年 
湯顯明風波拖累 廉署形象陷危機

【打貪40年】
【本報訊】40年前,港英政府成立廉政公署肅貪倡廉,令香港今天成為全球最廉潔地區之一,但去年廉潔排名卻跌至七年來的新低。在廉署工作37年的現任副廉政專員黃世照直言,前廉政專員湯顯明酬酢風波,是廉署成立40年來最大的「形象危機」。去年貪污舉報下跌逾三成,外界亦關注廉署青黃不接。黃表示,廉署高層會加強與人員溝通、推出「師友計劃」,以強化廉署的文化及價值觀。
記者:謝明明

黃世照指今次風波亦打擊廉署人員士氣。黃永俊攝

於1977年加入廉署的黃世照接受訪問時表示,1977年警廉衝突,是廉署40年來執法上最大的危機,但廉署形象上的最大危機非湯顯明酬酢風波莫屬,「警廉衝突係對外嘅事件,但湯顯明事件係內部問題,反貪機構首長嘅誠信被挑戰,難免會對機構有負面影響」。
他承認,今次風波不但嚴重影響廉署誠信,亦打擊廉署人員士氣,化解方法是加強內部溝通,緊守工作崗位,「我同各部門高層主管會做好溝通工作,俾員工相信可繼續安心工作,只要緊守崗位,做好本份,以行動顯示廉署並冇變壞、冇違背肅貪倡廉宗旨,建立番市民對廉署嘅信任」。

保密制 透明度 要平衡

提及廉署去年貪污舉報下跌逾三成,是否因湯顯明風波令市民對廉署失信心有關,黃回應稱,廉署正分析箇中原因,暫未有迹象顯示市民對廉署的信心有下跌趨勢,「我哋𠵱家可以做嘅係鼓勵市民舉報」。
另一廉署面對的挑戰,是廉署的保密制度正備受衝擊。他指出,隨着社會進步,明白公眾對廉署透明度的訴求,但廉署有需要維護保密制度,「尤其是𠵱家嘅貪污越嚟越隱蔽複雜,必須依靠第三者提供資料協助調查,如果保密制度受影響,會令想舉報嘅市民有戒心,咁會影響反貪調查」。他認為廉署未來要探討如何在兩者取得平衡,「我認為平衡點取決於公眾利益,現時制度係有空間做到」。
原定2012年初退休的黃世照獲邀請續任多三年,令外界關注廉署青黃不接。黃承認,十年前廉署人員出現離職潮,不少具豐富經驗的人員轉往私人機構,因此需要建立一支可持續承擔反貪工作的調查隊伍。去年推出「師友計劃」,由總調查主任職級人員帶領入職廉署五年以下的調查主任及助理調查主任,以朋友形式交流工作經驗,強化廉署的文化及價值觀,「希望保持年輕一輩調查員嘅反貪使命感同熱情」。
現時廉署執行處有兩名處長,分別是負責政府部門的李寶蘭及私營機構的丘樹春,黃未有透露由誰接替,只稱:「年資同能力都係考慮因素之一。」

歷年海報及口號

《七十年代》貪污傷天害理

《八十年代》早知結果 何必當初

《九十年代》茶錢全免

《千禧年》應打就打 新人類反貪制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