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呂品韜媽媽曾以「天文數字」形容兒子今屆這張冬奧入場券,除由兒子6歲開始從滾軸溜冰轉玩短道速滑到今年爭得冬奧入場券,大部份資助來自父母;更慘是特區政府發放的備戰經費每下愈況,由06年的30萬減至今年15萬,但「騎呢」批款方式十年不變,都是等選手獲參賽資格後才發放,難怪教練呂碩說「一屆不如一屆」。
獲參賽資格才發放經費
阿韜說:「我用了超過十年備戰冬奧,政府為何不能將備戰經費提早三年給我,可以每年發放5萬,有助我提升成績。」據香港滑冰聯盟已離職高層透露,從香港02年首獲冬奧資格,政府發放的備戰經費都是有資格才撥款。近十多年來,冰聯已多次反映希望能提早發放,但對方無動於衷,撥款似獎勵金多於備戰經費。
20歲的阿韜為爭取今屆冬奧,四年前放下加拿大高中學業,亦因香港無標準場地,他們要長駐長春及哈爾濱訓練;過去兩年,在教練介紹下到南韓首爾全職練習,呂媽媽透露光在首爾的屋租及伙食,每月要花14,000港元,還未計自費的裝備如冰鞋(20,000元)、防切割保護服(8,000元)、比賽服(4,000元)、頭盔(1,500元)及手套(800元)等開支,還有在內地的冰面訓練費每小時要3,000元、教練費也每月要15,000元。
還好,阿韜從2012年開始獲體院資格每年54,570元,可減輕父母負擔。至於民政事務局向港協撥款65萬支持冬奧代表團這筆錢,實際並非落入阿韜袋中,而是用於香港團隊各人的機票、住宿、膳食、當地交通、制服開支及運動員賽前健康評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