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1.4億年古火山遺蹟

逾1.4億年古火山遺蹟

【本報訊】成為大浪西灣翻版的橋咀洲,蘊藏西貢破火山口歷史,不單是世界級地質公園,亦是郊野公園及極具生態價值的「特別地區」,受《郊野公園及特別地區規例》所限,商業用途、車輛進入等均受到嚴格限制。

「野外菠蘿包」岩石聞名

早於1979年,橋咀洲約九成範圍,已連同鄰近的小島橋頭、白沙洲等,同被納入橋咀郊野公園,是全港面積最小的離島郊野公園。不過面積小小的橋咀洲保育價值卻不小,皆因整座島本身便是重要的古火山遺蹟,已有逾1.4億年歷史,其中以有「野外菠蘿包」之稱的石英二長岩等火成岩最出名。
橋咀洲彎彎曲曲的海灣,本身已盡顯大自然鬼斧神功,與附近的橋頭島由一條天然沙堤連接(連島沙洲),更吸引不少遊人「探險」,自然地貌加上獨特歷史,讓橋咀洲於2009年被納入國家地質公園,2011年「升呢」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接納為世界地質公園,連政府亦大力宣傳。
政府更於2011年將橋咀洲西北一幅約0.06公頃的土地,列為特別地區。特別地區面積較郊野公園小,但生態價值較高,漁護署當年明言將範圍納入特別地區,是用以加強保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