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葱成長路:綁鞋帶意義大

青葱成長路:綁鞋帶意義大

最近陪伴一名家長到一間兒童足球會,替其參與比賽的兒子信信打氣。開賽不到20分鐘,信信突然跑到球證前,指着自己的球鞋,原來他的鞋帶鬆脫了,想請球證幫忙綁鞋帶。球證錯愕之餘更面色一沉,並示意媽媽幫忙,繼續比賽。
我心想7歲多的信信聰明活潑,竟連綁鞋帶也不會。原來他平日起居飲食有傭人照顧,以致沒有機會學習,進食、如廁、穿衣和梳洗,這些看似平常的自理活動,其實和兒童的心理、生理、體能及智能發展息息相關。例如孩子自行穿着衣服,不但能增加他們的自信、責任感及獨立意識,更能同時強化兒童的小肌肉、身體和空間概念。
對於培養兒童的自理能力,不少家長認為兒童長大便自然會做,毋須太緊張;一些就抱怨兒童太依賴傭人照顧,根本不懂得照顧自己。例如孩子刷牙時總不肯張開口、進食時弄到「天一半地一半」、難以自行如廁等,家長遇到這種情況通常都會讓步就範。要解決以上問題,家長須先了解問題背後有哪些影響因素。
為甚麼兒童到6歲仍要成人餵食?是因為未懂得操作食具還是被父母過份溺愛?若兒童已有學習機會但仍未學懂,家長便要留心是否與他們的個人成長有關,例如感覺肌能、小肌肉技巧、認知概念等方面的發展是否有困難,以及在溝通技巧和情緒行為方面是否存在問題。
不少研究指出,自理能力高的兒童不但能夠自我照顧,而且在個人成長如建立自信、控制情緒,及面對困難等都會勝人一籌,這些都是成就將來美滿人生的特質。
隔周四刊出

撰文:協康會青蔥計劃總經理陳綺華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