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字部:(浸發)四日浸鮑翅 佛跳牆

食字部:(浸發)四日浸鮑翅 佛跳牆

在《食神》中,史提芬周與唐牛曾以一道佛跳牆作食神大賽的對決菜式,被形容為要燉七七四十九個鐘頭,九種材料均為極品,足足有九九八十一種變化,香味層次不同,可想而知菜式的複雜性。
此菜源於清光緒年間,距今有百餘年歷史,為中國名菜之一。事實上,製作佛跳牆過程很費工夫,用料又考究,用的鮑參翅肚要先經過浸發處理,配以紅棗、香菇、薑片等多種佐料,依序層層叠叠裝入罈內,放適量薑片中和海味腥味,旺火燒沸後,改用文火慢煨,花時間亦花心機。
還以為要在高級中菜廳才找到這道菜,原來在西環有一間低調小店美味苑亦能吃到。「我們做懷舊菜,佛跳牆是其中一道很有代表性的菜式,用料名貴,越來越少人做,所以很想保留。最花工夫是浸發程序,鮑翅要浸四日,乾鮑及海參也要兩日,現在有幾多餐廳會花幾日時間做一道菜?」老闆兼大廚李啟林說。發魚翅要先用熱水沖一次,放一整晚,然後換水,放入冰箱,之後兩日要重複該程序,直到魚翅變軟變透明為止。裝入罈的順序亦講究,越容易爛的食材要放上面,再注入用雞骨熬成的高湯。
上桌時,打開罈蓋,濃香撲鼻,湯清澈不油膩,難怪被形容為香得連佛爺聞到都失去定力,竟翻牆跳過來偷吃。

美味苑老闆兼大廚李啟林,在鏞記擔任大廚十年,最擅長做福建客家等懷舊菜。

佛跳牆用料矜貴,除了鮑參翅肚之外,還包括火腿、乾貝、冬菇、蹄筋、竹笙等名貴食材。

美味苑
西環德輔道西296號荔安里8-10號地下